奋斗在新明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十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2/2)
    黄师爷听后叹道:“胥役之横暴路人皆知故本朝规定无事胥役不得下乡。但又不得不用耳不收粮税朝廷以何用度。”

    “老先生救我免掉我这收税差事如何?”

    黄师爷心生一计便对李佑道:“李差役是会书写的罢。”

    李佑简直想翻白眼暗道xiǎo爷我诗词传遍全城了你还问我这等问题“自然会得一些。”

    黄师爷抚掌笑道:“妙哉书然后明理古人诚不欺我。”

    老先生说的什么糊涂话?李佑莫名所以。

    黄师爷又道:“吾已有主意了李差役暂且静候佳音。”

    这句话是懂了李佑拱拱手退下。

    黄师爷没有食言向东家陈知县禀报道:县衙差役李佑感县尊教化近ri渐书明理长存仁人之心行差执事大违本心不堪目睹生民困苦。可免去差役转为六房书吏以全其心彰其行并以奖掖知进者。

    黄师爷这理由真的很政治很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人治”的jing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白了这意思就一句话:李佑现在也算半个化人了还是去当差役有点暴殄天物不如当员吧。

    陈知县判道:准!可擢典史。当然正式的吏员要报到朝廷的不过虚江县此时有个吏员缺额直接用李佑补了。

    一报一准间李佑身份便由衙役成了xiǎo吏这当然是非常可喜的变化。虽然衙役和xiǎo吏常并称为胥吏但其实不完全是一码事。衙役是属于粗人、贱役市井之流。而xiǎo吏怎么也能算半个化人玩笔杆子的天然就比衙役身份地位高一些名声比衙役得了台面虽然干的龃龉事情比衙役少不到哪去。

    想当年…也就是汉唐时代xiǎo吏升大官的例子很不稀罕直到宋代官吏分流xiǎo吏才成了沉沦下僚的底层人士。

    何况陈知县直接把李佑提拔为典史那就不是普通书吏了乃是xiǎo吏中的头目级别了虽然仍是不入流的、没有官方级别的吏目。

    陈知县提拔李佑也有他的原因。次把朱老大人哄得很高兴使得陈知县认识到李佑能写诗词虽然对治县安民没什么用但是官面迎来送往吹牛打屁的场合遇到了追求风雅的司却是能派大用场。

    这也是一项特长但若是低贱衙役词写得再好那也根本不了席面。所以陈知县趁此机会将李佑转为吏职顺便提拔成典史以后有需要的场合也能拿得出手了。

    李佑喜从天降这是典史啊!薪水…以后叫俸禄了每月制度是米三石当朝实发米一石、银二两几乎是捕快的三倍。终于养得起一个xiǎo姑娘了李佑很欣慰。

    他当即去找黄师爷表达感谢很隐晦的表示师爷孤身在外地多有不便李家要赞助一些生活费。黄师爷斥责说:“吾yu引你为腹心之人岂为这几两银子?”

    喜讯传回西水镇李家知道李佑当了典史后足足买了五两银子的香火烧的宗祠内浓雾滚滚有邻里望之曰:“李家宗祠冒青烟矣!”

    就是李佑不知道陈知县的本意也不知道他自己肚子里还有多少诗词可以抄袭。

    (武动乾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