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十七回 司马懿明调七军 诸葛亮暗渡陈仓(2/2)
    司马懿既罚过二子,便招魏延、孟达二人商议;决口不提江油兵败之事,优礼有加,二将大喜。懿曰:“川路险峻,易守难功,欲图两川,当以何者为先?愿文长、子庆有以教吾。”孟达曰:“川路虽险,欲出长安,无非祁山、汉中二处。汉中兵多城深,急切难下;而江油、沓中、祁山一线,最是险要,且有粮运之便,若为贼所踞,后患无穷,愿都督早为国家图之。”懿曰:“子庆之言甚善。只是孔明多谋,贼兵屡胜,士气正盛,恐难胜之。”魏延曰:“孔明亦人也,何惧之有。况彼久战疲惫之军,安敌都督养精蓄锐之师。川中连年征战,利在休息,而雍凉经营多年,利在速战,此间微妙,公岂不知?吾料方博军中纵有可用之军,亦无可拨之粮充军实以助孔明,都督以数倍之兵而取沓中、江油小城,可期必胜,何必多虑!”司马懿大悦,曰:“文长说开大计,正合吾心!此天以二公授吾也!”于是驰书表魏延、孟达二人将军号,皆封列侯;一面使人往长安知会于禁,调七路大军出祁山来战孔明、关羽。分拨那七路领兵将校:一路司马师、二路司马昭、三路王双、四路董衡、五路降将孟达、六路降将魏延,司马懿自领七路,共起大军二十余万,浩浩荡荡,杀奔沓中,志在必得。

    却说孔明、云长、张飞等在沓中,大摆宴席庆功,孔明持觞劝酒,张飞依赌约持戈侍立身后,面不改色,终日不倦,孔明等虽劝,终不肯去。将士尽欢,皆称颂孔明不止。孔明曰:“诸公休得谬赞。今日虽得小胜,吾料魏军指日便至。”张飞曰:“一把火烧去五万大军,何敢复来?”孔明曰:“翼德休轻料司马懿。此人极善用兵,魏国诸将多有不及。今尽起雍凉之兵而来,岂肯轻退?吾军只有不足八万,沓中城池低矮,倘大兵骤至,如何应敌?”云长急曰:“如此可速使人往王弟处告急搬兵。”孔明叹曰:“川中连年混战,疲病极深,利在休养。王上纵有可发之兵,亦无可用之粮矣!”众将闻言,面有忧色。于是命人查探汉中、祁山二处军情。

    次日探马回报,道司马懿尽起七路大军二十余万,来攻沓中。众人闻言,尽皆失惊。孔明急问曰:“散关之外,可有魏军。”对曰:“只有于禁五万大军,屯于五丈原,保守雍凉要路。”孔明以手加额,喜曰:“天佑之!吾计成矣。”众将忙问究竟。孔明曰:“司马懿百密一疏,多半为不识吾川中地理,终有见不到处。于禁现屯五丈原,背向散关,只道吾军若出汉中,必投斜谷;吾却命一军出阴平、下辨,效昔日高祖、韩信暗渡陈仓故道,径出散关,暗袭于禁后路,截断雍凉兵粮道,则魏兵军心必乱,吾这里再出奇兵胜之,司马懿虽有百万之众,亦难免一败也!”众人闻言,尽皆踊跃称善。于是传令升帐,先命张合引军一万,去祁山之南下寨,多设旗帜,以为疑兵,若遇魏军,不可恋战,探其兵势即回。次命云长、关平、周仓三将引兵两万,出阴平、下辨,直出散关;孔明、张飞与高翔、吴班等众将留守沓中,只待云长成功,便出奇兵击之。

    分派已定,方欲出兵时,人报有方博遣使送书至。孔明急命教入,问曰:“王上现在何处?”对曰:“大王月前已出汉中,自与马孟起将军并庞士元先生据守散关,与魏将于禁对峙未决。有书在此。”孔明急命取书展阅,书略云:“烦诸葛先生守城,二兄出兵阴平。详细之处,孔明先生自知。”孔明阅毕,放声大笑,以书白众人,就命传观。云长亦笑曰:“天下智者之见,多有相同。”众人称美。于是各去行事不提。

    却说司马懿引大军出祁山,投沓中大路而来。前锋司马师、司马昭弟兄大军正遇张合。合命深沟高垒,遣二军伏于两旁山中,昼则击鼓,夜则鸣金,多设旗帜。魏军一日之间,数遍惊扰。欲待进兵强攻时,此弟兄二人又早是烧怕了的,深恐又中诸葛之计,安敢向前。如此耽扰,不觉月余。其后七路大军皆至,司马师弟兄出迎,接着父亲。懿不悦,问曰:“月前便出祁山,如何迟延至此!”师具以实告。司马懿大惑,沉吟良久,曰:“方博却在何处?”有知之者曰:“正在与于文则相峙。”司马懿思索再三,若有所悟。乃使人招本处土人问明地理,土人为一一具言。司马懿听罢,捶胸顿足,大呼曰:“殆矣!吾不识地理,险些断送大军也!”二子惊问其故。懿曰:“孔明设此疑兵,惑吾军心,不过为迁延时日。吾料贼兵必出阴平小路,使暗渡陈仓之计,袭于文则之后也。若后路断绝,吾大军坐困于祁山矣!”众将闻言,尽皆失惊。懿曰:“事不可迟。”传令升帐。一面使人飞马去报知于禁,一面命魏延、孟达二将引兵断后;王双等众将引兵居中;懿自引二子,后队做前队,星夜投五丈原而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