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墨宝】(一)(2/2)
    那书生见我言辞清晰显然神志正常双眉竖了起来怒道:“你休要在我这里惹事小心我抓你去见官!”要知道文人之间明争暗斗之事也很常见尤其是在岐王会馆之外做书画营生的至少有百家之多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的事情几乎每日都会生。

    那书生这一声大喝把周围的摊主全部都吸引到我们这边来。

    我和采雪被所有人围在垓心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采雪从未经历过如此的阵势芳心不免惊惶道:“公子我们还是赶快离开吧!”

    我不为周围的形势所动指着书摊上最为出色的一幅字问道:“若在下没有看错上面标得可是纹银五十两?”

    那书生回头看了看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得意之色想来那幅字是他亲笔所写:“这幅字的确是五十两价钱!”

    我哈哈大笑了一声目光中充满了不屑大声品评道:“这幅字中锋圆润飘逸多姿应该也算得上是佳作。”

    那书生听我这样说脸上的神情稍稍缓和可是我话锋一转又道:“可惜的是书者过于追求变化字里行间到处充满了媚俗铅华!”

    那书生一张面孔涨得通红:“你懂些什么休要在这里妄加评论。”

    我笑道:“书者有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谓‘无我之境’借古人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谓‘有我之境’、我顺笔性笔顺我势才是真正的‘忘我之境’!”

    我说到这里周围懂得书法的文人雅士不由得频频点头他们对我的见解深表赞同以我的说法这书生自然是达不到三种境界中的任何一种。

    那书生犹不服气:“只恐怕有些人说得到未必能够做得到!”

    我知道他已经在不觉间进入了我设计的圈套微微笑道:“在下对于书法之道也算略通一二还请诸位指点!”

    周围人齐声叫好当然其中有真心想看我写字的也有存心起哄的那书生的生意在整条书画街是最好的一个同行相妒有人主动想挫他的锐气同行自然求之不得。

    早有两名好事之人拉来了画案我让采雪把笔墨纸砚逐一的摆放在案上。众人散开在我的周围站成了一个圆圈只等看我的表演。

    我用随身带来的洁净手巾擦了擦手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我的书法并没有受过任何名师的指点可是大康的皇宫之中随手捻来都是传世的书法珍品。我从五岁起开始临摹颜真卿的《祭侄稿》母亲死后开始潜心摹写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二岁时几可乱真。

    我捻起狼毫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写了和他所挂条幅相同的一行大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用笔径来直去却气度恢弘运笔苍劲刚健一洗他书中的媚俗铅华要知道他书作中的骨弱弊端就在于此。繁趋密趋动趋浓;简趋疏趋静趋淡。两者相化相生流变衍息意蕴不断。

    周围人群大都是识货之人看到我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人群中不断出惊叹之声。那中年书生双目久久盯在我所写的条幅上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马上就意识到和我之间的差距又何止万千。

    中年书生颤声道:“你刚才所说的话可还作数?”他所指的自然是我用字换他一百两纹银的事情。

    我淡然笑道:“先生以为还可能吗?”那书生面红耳赤的垂下头去旋即又抬起头来咬了咬下唇似乎下定了决心:“我给你二百两银子!”

    我还没有来及回答他就听到人群中有一个清朗的声音道:“如此好字非千金而不可求也!我要了三千两银子!”秦都之中有如此气魄的人本就不多更何况这是在竹影丘岐王的会馆前。

    我的唇角泛起一丝微笑当我转过身去的时候却已经装出了一幅惊奇而迷惘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