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子司马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集腋成裘:擅长学习他人的长处(1)
    集腋成裘:擅长学习他人的长处(1)

    对付远征军,常规的做法是坚壁清野,深沟高垒,建设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一般来讲,易守难攻。诸葛亮攻打陈仓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只要能够坚守,待入侵者兵疲势老,自然就会退却。此时再趁势追杀,可收完功。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进攻,就是采取的这个办法。

    但这个常规做法有个前提:对战双方旗鼓相当。而易守难攻也并非铁律,下面这条才是铁律——

    善守者,攻难;善攻者,守难。

    司马懿毫无疑问就是位善守能攻之人。司马懿抵达前线,观察地形,心中已有胜算。

    司马懿手下的诸将牛金、胡遵之辈纷纷请战,想要强攻辽隧,司马懿微微一笑:“贼军之所以坚壁防守,是想拖垮我军;如果进攻,正中他们下怀。”

    简单的强攻和硬守,都非智者所为。司马懿摸清楚了辽隧的全部情况,利用所能掌握的全部条件,构思出一局很大的棋。

    辽水北段,防守虚弱。这不是每一双眼睛都能看到的事实,只有司马懿这样的绝顶高手,才能一眼捕捉到辽东兵防守的命门所在。

    司马懿留了少量兵力挥舞着大量旗帜,在南面佯装进攻辽隧,亲率主力部队从辽水的北部偷偷渡河,然后悄悄绕行,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辽隧的后方。牛金、胡遵一看,太尉果然用兵如神。既然已经绕到敌军后方了,那就赶紧发动偷袭吧!

    牛金、胡遵与司马懿水平的差距,就在这里体现。

    司马懿根本不急着进攻,他压根不怕暴露行迹,明目张胆地派出两支军队:

    第一支军队,沿着辽水在辽隧守军的背后大模大样地修筑起长长的防御工事;

    第二支军队,把我军用来渡河的船只和架在辽水上的桥梁全部凿沉烧毁。

    一切办妥之后,司马懿带兵往公孙渊的大本营襄平杀去。

    牛金、胡遵一头雾水:“我们已经成功渡河绕到敌军身后来了,现在不攻贼而造防御工事,算怎么一回事?”

    司马懿说:“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贼军主力在辽隧,后方必然空虚。我军直指襄平,辽隧守军肯定害怕大本营失守,会主动回防求战。这时候我们再和他打,可以有十成胜算。”

    辽隧的守将卑衍、杨祚对于防守很有信心。上次毌丘俭的大军就是顿挫于辽隧之下。这次通过积极备战,辽隧被修造得更加坚固,况且周边还有长达二十多里的战壕,司马懿即便插翅也难以飞越这铜墙铁壁、深沟高垒的辽隧防线。

    辽东兵躲在战壕里嗑瓜子聊闲天,全然没有把魏军放在眼里。虽然辽水对岸的魏军整日价摇旗呐喊,却不敢真正进攻,卑衍、杨祚认定了他们只是虚张声势,等粮草一尽自然就退兵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