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是传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终点(17)
    第七章 终点(17)

    再加上刘禅同志年纪还小,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刘备需要安排几位顾命大臣辅佐他。

    放眼望去,此时蜀汉人才凋零(除前面提起的人物外,马超、许靖、刘巴都在章武二年病死),最具治国能力最受刘备信任的有且只有诸葛亮。

    当年诸葛亮从隆中出山之后,虽然刘备很快就说过如鱼得水的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实际上对诸葛亮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是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逐步获得老板肯定的。尤其是夺取益州之后,每次刘备出军征战,都是诸葛亮留守大本营,他的能力和忠诚进一步得到了刘备的充分肯定。再考虑一下年龄问题,四十出头的诸葛亮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孔明,就是你了。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将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召到永安,进行了著名的永安托孤。

    刘备托孤,历来备受称赞,认为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让人追慕不已。但同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尤其是近些年更加愈演愈烈,认为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警告诸葛亮、吓唬诸葛亮,完全归结于阴谋论。

    这一切都来源于一段话,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所说的一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前面一句说诸葛亮能力远远超过曹丕,一方面是对诸葛亮能力的高度肯定,一方面是安排重要工作时老板对员工的勉励,让员工更有信心。话中的“安国”指的是治理好蜀汉,“定大事”自然指的是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有一些人认为,刘备说“安国”就意味着蜀汉不安,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日后诸葛亮北伐就是转移内部矛盾(这个问题后边分析),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古人常说“安邦定国”、“治国平天下”,都是普遍意义的提法,并不是特指国家不安、天下不平。

    产生质疑的症结在于后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刘禅当了皇帝后行为不靠谱是个败家子,那么你诸葛亮可以自己当老板。有人认为,“君可自取”是让诸葛亮从刘备的三个儿子中间选择一个当皇帝,这完全是一家之言,为求新而曲解古人。

    在一个家天下的时代,刘备表示如果到了不得已的时候,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一生得来的皇帝宝座,就由诸葛亮来坐。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发生的几率,也就是彩票中出三点五亿巨奖——有史以来头一回。

    因此,许多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给予高度称赞。

    因此,许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想方设法推翻它。

    但这件事在史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而且有多处确凿印证,真实性不容置疑。那怎么推翻?

    看来只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了。不能质疑真实性,就质疑出发点和用意,于是猜测论、阴谋论纷纷出炉,连康熙皇帝都提出了怀疑。

    我们知道,说话是要看对象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同样的一句话,说给不同的人听,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