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林徽因年谱(2)
    林徽因年谱(2)

    1932年 28岁

    6月,林徽因病重,重返香山疗养。

    夏,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考察卧佛寺、八大处等古建筑,并且发表了《平郊建筑杂录》。

    8月,林徽因诞下儿子梁从诫。“从诫”,是为了纪念《营造法式》的编纂者李诫。

    1933年 29岁

    秋,林徽因与闻一多、叶公超、杨振声、余上沅等人筹备并创办了《学文》月刊。

    9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刘敦桢前往山西大同,对云冈石窟进行考察。

    11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前往河北正定考察,对古建筑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实测。

    1934年 30岁

    1月,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林徽因为该书写了“绪论”。

    2—5月期间,林徽因发表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以及小说《九十九度中》。

    夏,林徽因与梁思成同费正清夫妇等人到山西汾阳、洪洞等地对古建筑进行考察。

    10月,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前往杭州商讨研究六和塔重修计划,随后又赴浙南武义宣平镇和金华天宁寺考察古建筑。

    1935年 31岁

    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联手,合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11月19日,徐志摩忌日,林徽因发表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表达悼念。

    冬,闲暇时间,徽因与费氏夫妇到郊外骑马锻炼。

    1936年 32岁

    1—11月期间,林徽因发表了《深笑》、《昼梦》、《八月的忧愁》、《静坐》、《无题》、《题剔空菩提叶》、《黄昏过泰山》、《冥思》、《空想外四章:你来了、“九一八”闲走、藤花前、旅途中》等诗作;还发表了文章《究竟怎么一回事》、《蛛丝和梅花》以及《模影零篇:文珍》。

    5月,林徽因、梁思成等人前往河南洛阳,考察龙门石窟。随后,还来到山东历城、济宁、泰安等地考察古建筑。

    10月,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的宣言》中,林徽因作为文艺界发起人之一,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日救亡八项要求,并且在宣言上签名。

    1937年 33岁

    1—7月期间,林徽因发表了《十月独行》、《时间》、《红叶里的信念》、《古城春景》等诗作。此外,还发表了短篇小说《模影零篇:绣绣》以及话剧《梅真同他们》。

    是年,林徽因、梁思成应顾祝同邀请,前往西安参与小雁塔维修计划,并到西安、户县、临潼、耀县等处考察古建筑。

    7月,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同莫宗江、纪玉堂等人赴五台山考察古代的庙宇和建筑。随后,众人得知“七七事变”爆发,返回北平。

    8月,林徽因一家从北平乘车到天津,随后乘船到青岛,再由济南、郑州、汉口,前往长沙。

    11月,日军空袭长沙,林徽因一家险遭不测。梁思成决定继续南行,转往昆明。

    1938年 34岁

    1月,林徽因一家暂居昆明翠湖巡律街住宅,不久,与随后到达昆明的莫宗江、刘敦桢、陈明达等人汇合。众人联系了中美庚款基金会,组建营造学社西南小分队,重新开展工作。

    1939年 35岁

    年初,日机轰炸昆明,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外的麦地村。营造学社在“兴国庵”继续开展工作。

    6月28日,林徽因发表诗作《除夕看花》。

    冬,梁思成、刘敦桢等去云南、陕西、西康、四川等地考察古建筑。林徽因参与设计云南大学女生宿舍楼。

    1940年 36岁

    是年,营造学社入蜀,林徽因一家离开昆明,经贵州毕节进入四川,抵达南溪县的李庄古镇。冬,林徽因肺病复发,从此落下病根,抱病卧床达四年之久。

    1942年 38岁

    是年,居李庄镇。

    是年,梁思成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林徽因抱病收集资料,并且撰写了该书的五代、宋、辽、金部分。她还承担了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为梁思成提供了大量帮助。

    1944年 40岁

    是年,居李庄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