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亨德尔巴赫画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巴赫画传 第五章(1)
    巴赫画传  第五章(1)

    25. 《马太受难曲》

    巴赫在莱比锡创作的宗教音乐作品中,当数《马太受难曲》成就最高,它被西方音乐界公认为结构宏大、境界崇高、震撼人心的杰作,尽管它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当时巴赫缺少使用的乐器、缺少合用的歌手、而且创作期限又十分紧迫。这部长达三小时的旷世巨作取材于《圣经·马太福音》的26章和27章,巴赫把它分成8个插曲,最后,又在这部作品中安排了12首圣咏,突显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气氛。整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耶稣由于叛徒犹大的出卖而被大祭司抓到,总督彼拉多判处耶稣死刑,耶稣至死不改初衷;第二部分则表现耶稣被钉十字架上到生命结束的情景,以及众人对他的怀念之情。由于对耶稣受难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于门徒心态的精细刻画,《马太受难曲》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在1729年的4月15日——耶稣受难日那一天,经过紧张的排练,巴赫的呕心沥血之作《马太受难曲》在托马斯教堂上演。音乐一开始,它那宏大空旷的音响效果,就使教堂墙壁上的油漆龟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惊人效果,都是巴赫别出心裁的结果,他受教堂内部结构和形状的启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巧妙利用教堂里的两个廊台,让两支乐队、两个合唱队、两台管风琴交相演奏及歌唱,产生一种“立体声”效果,使耶稣受难的过程显得更加真实感人。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这样评价《马太受难曲》:“要是谁忘记了基督教义,那他在这里确实可以像听一部福音书一样听到它。”

    《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市民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震动,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就消失了。主要原因是虔敬派中一些实权人物不喜欢它,他们认为该作品过于戏剧化,会导致信徒们分心。《马太受难曲》上演之后,他们对巴赫的反对更加激烈和尖锐。他们不仅公开批评,还暗中拆台。

    每年春季,托马斯学校都要招收一批新生。可是当巴赫提交了一份推荐名单后,市议会的主管人员对此却视而不见,他们只接受了巴赫推荐的其中五个学生,倒是巴赫拒收的四个学生被他们录取了。其他一些事情也让巴赫无法忍受,有人抱怨巴赫没有亲自给学生教拉丁文,顶头上司批评他无所事事、无可救药。他们对他严厉处分,甚至扣除他本来不多的薪水。

    虽然身处逆境,巴赫仍然顽强坚持。他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相信自己,只要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工作待遇得到提高,他所领导的学校唱诗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一封长信,递给市议会。巴赫字斟句酌,情真意切。然而那些官僚大人们根本没心理会巴赫说些什么,巴赫的一片热忱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大的反感。

    至于伟大的杰作《马太受难曲》,更是被彻底埋没,此后将近一个世纪再也没有人提起它,更别提上演了。然而,埋没又能把它怎么样呢?既然耶稣能死后复活,歌颂耶稣的作品也能死后“复活”,人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