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2)
    第五章(2)

    另一个转变是奥巴马开始和普纳胡学院的其他黑人同学交往,其中一个名叫基思(keith)的同学后来还成为了他最好的朋友。和奥巴马一样,基思对自己的肤色也感到困惑不已,但他的身世要比奥巴马曲折得多,经历的磨难也更多。因此,基思对白人的蔑视和侮辱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在他看来,白人歧视黑人是一个群体行为,白人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对黑人的抗拒。

    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奥巴马开始把自己心中积压的对种族歧视的愤怒以暴力的形式发泄出来,如果遇到胆敢出口伤人的人,他必然会诉诸武力,肤色上吃的亏一定要以暴力的形式加以补偿。

    “白人群体不仁不义,个个歧视黑人,黑人里里外外都得不到平等对待,更谈不上获取什么利益”,诸如此类的想法慢慢在奥巴马的脑子里定型,他把账算在了每个白人的头上。然而,奥巴马毕竟出生在一个白人家庭,妈妈、外公外婆给予他的从来都是无微不至的关爱,究竟是应该把这三个和自己最亲近的白人排除在所有白人之外,还是他和基思的理解有问题?奥巴马陷入另一种矛盾之中。

    上高中的时候,奥巴马开始接触一些著名黑人作家的著作,并试图解开自己矛盾的心结。他认真研读了拉尔夫·艾里逊(ralph ellison)的《隐形人》(invisible man)、理查德·耐特(richard ht)的《土著人》(native son)等作品,对杜·波伊斯(du bois)和朗斯顿·胡格斯(langston hughes)的著作亦有所涉猎。朗斯顿是与弗兰克同时代的人,对那个时代的人影响甚大,对于他的观点,奥巴马早有了解。但是,奥巴马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发现,这些黑人民权运动的先驱最终都只能得出一个让人沮丧的答案:不行。他们不仅无法找到种族问题的解决方法,甚至不得不承认黑人根本无法在种族歧视的阴霾下逃出生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