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相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附录三 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
    附录三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

    其一 真的有仓央嘉措情歌?

    真的有仓央嘉措情歌吗?是的。可以肯定地说,仓央嘉措本人在世的时候,他的诗篇就已经广为流传于藏族同胞中,因为政敌正是拿他的诗来作为他的罪证。但是,有学者认为事实可能相反,也就是说那些诗是政敌拉藏汗伪造的,专门用来陷害仓央嘉措。从逻辑上说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从情理上说,伪造的诗篇有那么多,而且得到藏族同胞持续几百年的传诵,又被多位汉族学者译成各体的汉语诗流传于世间,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天才的力量倾注在那些诗作之上,那些诗不会有后来这番命运。

    那么到底哪些诗可以确定是仓央嘉措本人写的呢?到底是谁把它记录下来的?我们又应该怎么看待那些诗呢?

    遗憾的是,囿于历代汉族作者的能力,也囿于藏语典籍的浩瀚以及核对文献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给读者,尤其是仓央嘉措诗篇在藏族同胞中的流传史。我们这里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仓央嘉措诗篇的汉语翻译史和传播史。

    其二 从藏语到汉语

    1924年的时候,山东齐鲁大学的毕业生于道泉来到北京,学习梵文和藏文,并结识了北京雍和宫的办事喇嘛。他在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提议下,把他见到的仓央嘉措诗篇翻译了出来。目前所知这是它们第一次被翻译成汉语,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在西藏民间流传很久了,据说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1930年,已经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工作的于道泉,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认可下出版了汉文的《第六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值得一提的是,其藏文发音同时提供给读者,并且由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亲自记录。这部书的出版开启了用汉语研究仓央嘉措诗篇的大门。

    于道泉后来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1992年辞世,享寿92岁。

    于道泉之后,陆续有刘家驹、曾缄和刘希武等做了新的翻译。各家翻译主要是从译文文学效果的提高上努力,他们先后尝试了汉语七言古诗、五言古诗等体式。我们可以对比几位学者对同一首诗(于道泉版本第一首)的翻译:

    从东边的山尖上,

    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未生娘”底脸儿,

    在心中已渐渐地显现。

    于道泉本人承认,他的翻译志在意义准确,文学性方面仍有所欠缺。我们如今读来,却也如此。其中“未生娘”如果不加注释,一般读者并不明白是何意思。其实,汉语中缺乏对应的表示最亲爱的女人的那种词语。这是翻译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

    东山上,

    现出了皎洁的月光;

    这是慈母容颜,

    不禁地萦绕着侬的心肠。

    刘家驹的翻译用更有文学味道的“皎洁”、“侬”等,试图提高文学性,但实际上反倒降低了。尤其是“侬”在汉语中的时代和地域色彩太明显,反倒失掉了原诗中的清新脱俗的效果。“未生娘”译作“慈母”则更不妥。

    总之,刘家驹译本这一首是不成功的。由此我们领悟到一个基本的原则:仓央嘉措原诗的意境并不复杂,而是清新的民歌风格,这和《诗经》的风格相类。翻译在几乎没有希望再现藏语中的韵律效果的情况下,应该尽力以清新自然不加修饰为目标。任何人为的太过汉语味道的涂抹只会损害其价值。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