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临阵换将”(2)
画家卡本特因为画《解放奴隶宣言》的需要,曾经在白宫住过好几个月,他后来写道:
“荒野之战的第一个星期,总统完全无法入睡。有一天,我经过大厅,看见他穿着长长的睡衣,背着双手来回走,脑袋垂在胸前,眼眶下有一个大黑圈,完全是一副伤心、焦虑的样子……在那几天,我一看到他那布满皱纹的面孔,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来白宫探访的客人发现林肯瘫倒在椅子里,一声不发,他们叫他,他既不回答,也不抬头。林肯曾经这样说:“我感觉到每天来探望我的群众,每一位都在用手指挖走我身上的精力。”
他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说:“这场战争将会杀死我。”他觉得自己不能够活着看到和平。
他的朋友劝他去休假。他回答:“这毫无用处。就算我休假两三个星期,我也无法躲开自己的思绪。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放松自己。体内盘踞着一个厌倦的魔鬼,简直赶不走。”
他的秘书这样描述他的心境:“在林肯的耳畔,永远回响着寡妇和孤儿的哭声。”
驶尽的母亲、妻子和情人啼哭着到他面前为判了死刑的囚犯申请特赦。林肯不论身体多么疲乏,总是随时听她们的哭诉,答应她们的请求。因为他看不得女人哭,尤其是那些手中抱着婴儿的妇女。
他为之发出痛苦的呻吟:“但愿在我死去之后,人家能够说我‘在每一个自认为能够长出花朵的地方,都拔除荆棘,种下花苗’。”
由于林肯过分的慈悲心,有可能给军队带来不良影响,史丹顿大发雷霆,将军们痛骂不已。他们要求他千万不能插手军队。可是,林肯十分讨厌正规军的制度,更看不惯军官的残酷作风。相反,他热爱那些和自己一样来自森林和农场的志愿军。
要是有人因为害怕被判死刑,林肯总会原谅他,因为他说:“我自己要是上战场,也可能弃枪逃跑的。”
要是有一名志愿军因为想家而开小差,他会这样说:“唉,我看枪毙也难以改变他思念家乡的心。”
同样,要是被判死刑的是一名站岗时打瞌睡的农家子弟,林肯就会说:“很难说我自己不是这样。”
他开出长达数页的特赦名单。
有一次,他给梅德将军打去一个电报说:“我不希望枪毙18岁以下的小伙子。”可是,这样的小伙子在联邦军队至少有100万之多,有20万人的年龄在16岁以下,年龄在15岁以下的也10万人。
即使是在颁布最严厉的命令之时,林肯也会带上一点幽默。他曾经给莫利干上校打去这样一封电报:“如果你没来得及枪毙巴尼,就别下手啦。”
那些失去儿子的母亲们的痛苦深深地打动林肯的心。1864年11月21日,他写了一封最著名的信。这封信的抄本至今挂在牛津大学的墙上,做为“纯美语法的典范”。
这虽是一篇以散文写成的简短信函,却是一首心灵共鸣的诗篇:
1864年11月21日,发自华盛顿总统官邱, 麻州波士顿的毕克斯贝太太收
敬爱的女士:
我在战争部看到一份麻州副将的报告,得知你有5个儿子光荣地牺牲在战场上。你遭受到如此惨烈的损失,我觉得对你来说,一切安慰的话都没有意义。可是,我仍然要代表令郎为之献出生命的共和国对你表示感激,愿你以令郎为荣。我祈求在天之父能够减轻你的丧子之痛,只给你留下对爱子的珍贵回忆,以及在自由的祭坛之前你所应享的庄严与荣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