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首富—张茵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章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18)
    第九章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18)

    “广东深刻认识到产业调整对未来的极端重要性。把压力变动力,危机变契机,只有调整结构,才有机会。一旦结构调整过来,就有机遇。”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

    珠三角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只占广东的20%左右,但经济总量却占了全省八成,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今年以来,广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掀开珠三角经济由量到质总体提升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使之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部署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物流、金融、会展、创意和汽车、石化、重大装备、精密制造等取代“广东粮、珠江水、粤家电、岭南衣”,成为珠三角产业新的代表,从而率先晋级为最能代表我国产业发展最高水平的集聚板块。

    在“破釜沉舟”地做强珠三角的同时,加快做大欠发达地区经济也成为广东应对策略。广东将在今年专项扶持100亿元基础上,在未来5年再投入省级财政资金400亿元,专项扶持面积占全省85%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使其为壮大全省经济总量作出新的贡献。

    由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历史过程,在出口放缓、消费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广东短期内抗危机、保增长的压力沉重。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谢鹏飞认为,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广东保增长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全国贡献庞大的财政和就业。当前,广东每年缴纳税收占了全国的1/7,还吸纳了全国逾3000万农民工在广东就业,所以,保证广东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意义。

    谢鹏飞说,金融危机的漫长调整将使部分中小企业加速破产倒闭,同时大量企业通过减薪、停招、裁员等手段作好“过冬”准备,就业压力增大。广东省经济占全国比重约为1/8,若广东增长率回落1个百分点,将影响城乡40多万人就业。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矛盾将会加剧,社会治安形势更为严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