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真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在政商关系密集的灰色地带,黄俊钦衔枚潜行(1)(2/2)
    当年年底,安静了数年的静安中心终于传来了破土动工的机器轰鸣声。但手无余粮的黄俊钦很快“弹尽粮绝”,只得想尽一切办法开始筹集资金。当然,向银行贷款是为驶多的选择之一。但银行贷款需要繁杂的各种文件和手续,而黄俊钦当时尚没有正式将静安控股股权过户,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抵押证明和文迹据《财经》杂志报道,情急之下的黄俊钦同于星旺等人,于1997年伪造了静安公司执照、董事会决议及法定代表人邓南威的签名,以静安公司名义向北京中行贷款。因为有时任北京中行行长牛忠光的“照顾”, 黄俊钦顺利地得到了5笔贷款,总计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

    这笔2亿多元人民币的贷款紧接着进行了一番“环球旅行”--大部分先转入香港捷成的账户,然后香港捷成再以投资款的名义注入静安公司,而另外一部分则转入了私人账户。

    介绍人雷瑛得到了相应的好处。1998年初,在静安中心尚未竣工的情况下,黄俊钦等人又一次采取同样的手法,篡改了静安公司营业执照中法定代表人,伪造了“预售契约”,将在建中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予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年,在北京中行内部人员进一步协助合作之下,黄俊钦等人终于将上述几笔贷款的借贷人变更为新恒基。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牛忠光。

    随后,雷瑛以中怡集团的名义,将上述2层楼面作价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租期为50年,用作北京中行静安支行的营业场地。细算下来,租价相当于5万元/平方米,已经高出当时楼价的好几倍。更不可思议的是,双方租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北京中行分数次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而当时静安中心远未竣工,中行静安支行直到2003年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而蒙在鼓里的邓南廷梁湖南二人,直到1998年底才大梦初醒,得知了黄俊钦“借鸡生蛋”的招数。令邓南廷梁湖南两位股东感到气愤的是,在此桩涉嫌骗贷案中,银行于发放贷款之前有责任对借贷人的一切原始证照进行核对。梁湖南对前来采访的《财经》杂志记者抱怨道:“中行明明知道我们才是静安公司的所有者!”他坚持认为,上述贷款发放绝非银行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是北京中行的相关人员与黄俊钦等人的共谋。于是从1998年底起,邓南廷梁湖南这两名加拿大籍华人开始进行举报和告状。

    拖到1999年下半年,静安中心终于建成。但黄俊钦并没有按当时的协议向外方股东交付相应的楼面。虽然没有正式的身份,但这并不妨碍黄俊钦以主人的身份控制管理静安中心这个楼盘。静安中心大厦虽然建成并发售,在已经回笼了巨额资金的情况下,这笔1800余万美元的股权款一直拖欠未还。如此一来,通过娴熟的财技以及各种关系,黄俊钦几乎不花一分钱就将35亿元的北京静安中心纳入怀中。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