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者的产品线和目标市场大多重合,彼此抢单之事时有发生。二者的激烈竞争从国内的数据通信和光通信领域延伸到小灵通和cdma产品,又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展开。在海外华为与中兴二者形影不离,经常是相互拆台,在印度、印尼等国的3g设备市场屡屡以价格战定胜负。某项目的竞标中华为的报价是2000多万美元,而中兴的报价是640万美元,最终中兴中标。
2003年,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合同销售额约10亿美元,中兴为6亿美元。华为2006 年上半年销售额51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32亿美元;中兴2006年上半年销售额2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9亿美元。在华为国际市场取得大规模突破之前,华为和中兴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当华为国际市场全面突破后,华为领先中兴的优势被拉大。在经历了2005年度业绩下滑之后,中兴着手研究和学习华为的先进经验,效仿华为将资源和决策权放到国际市场一线,将国内市场骨干赶到海外市场挑大梁,复制中兴在国内的成功经验。
价格战对华为与中兴双方都是影响极大的双刃剑,降低了国内企业在海外的整体竞争能力,更落下了低价格竞争的企业形象,对长期发展不利。如今“中华”在技术地位上已完全能与国际厂商平起平坐,并且很多方面已超过他们,中国通信业不论是在网络规模、用户数还是在制造业方面都已成为世界强国,通信业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翻身最彻底的产业领域。华为未来发展的纵深不取决于自身的单打独斗,而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何时形成集群的问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