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章 突出部血战(2/2)
    在盟军最高司令部,平克·布尔的作战与训练助理参谋长,英国人怀特利上将对艾森豪威尔的情报助理参谋长肯尼思·斯特朗谈了蒙哥马利对战局的歪曲评价,请求艾森豪威尔任命蒙哥马利为阿登山以北的地面部队司令官。这两位英国将军将建议告诉史密斯参谋长后,史密斯的火爆性子一下子爆发了,但过后他接受了建议。

    19日深夜,布莱德雷接到史密斯的电话,史密斯想探听布莱德雷对英国人建议的态度。布莱德雷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指出自己与霍奇斯和辛普森的联络良好,不必让蒙哥马利去指挥他们。可是,史密斯一反往常反对蒙哥马利的做法,竭力支持蒙哥马利的观点。布莱德雷暗中判断史密斯是对霍奇斯失去了信心,霍奇斯在困境中没能像巴顿那样虚张声势,从表面上看,他显得越来越沮丧了。

    布莱德雷顶不住了,他承认了失败,他不愿自吹自擂,虚张声势。史密斯劝慰布莱德雷,保证将第1、第9集团军划归蒙哥马利指挥是暂时的,危机一过,立即归还。史密斯还转达了艾森豪威尔的意见,艾森豪威尔提醒布莱德雷,要注意巴顿的进攻效果,这是美军转败为胜的关键,不要操之过急。蒙哥马利指挥那2个美国集团军,只是为北线分忧解难。

    布莱德雷很难拒绝史密斯,他只是说如果蒙哥马利是美国人,自己会欣然同意这种安排。

    次日上午9时,巴顿来了,布莱德雷与他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这时,艾森豪威尔正式决定让蒙哥马利负责北战区,他在电话里征求布莱德雷的意见并安慰他。艾森豪威尔的借口是布莱德雷与辛普森、霍奇斯通信有困难,这种安排也是暂时的。巴顿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话后,尖锐指出:通信一切正常,无非是对布莱德雷失去了信任,或迫于丘吉尔的压力,或说明艾森豪威尔无法指挥蒙哥马利罢了!

    当天,艾森豪威尔没等丘吉尔打电话建议任命蒙哥马利为北线总指挥,就主动发布了命令。傍晚,艾森豪威尔以失败者的语气电告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提醒他们千万不要让默兹河上的桥梁完整地落入德军手中,他似乎悲观地认为盟军要大撤退。

    20日,蒙哥马利和参谋长德金甘德去霍奇斯的司令部会见霍奇斯和辛普森,他趾高气扬,娓娓动听地发布命令。第1集团军内部的反英情绪正在滋长。为了使战场“整齐划一”,蒙哥马利劝霍奇斯放弃仍在手里的圣维特。霍奇斯拒绝放弃一寸土地,蒙哥马利只好打消此念。

    在危急关头,霍奇斯和比尔·基恩仍在考虑进攻。他们计划命柯林斯的第7军向南反击德军突出部,支援巴顿将要发起的进攻。蒙哥马利对此计划作了修改,他不让柯林斯拦腰打入德军突出部与巴顿在豪法里兹附近会师。而提出去西北方向开辟马尔凯战场,他根据情报判断德军会在马尔凯调头攻击西北方向,在那慕尔和列日之间渡过默兹河。这个计划谨小慎微,似乎是法莱斯缺口战役的翻版。蒙哥马利没有组织反攻,错过了又一次机会。另外,蒙哥马利根本没有像艾森豪威尔、史密斯、布莱德雷指望的那样派霍罗克斯能攻善守的第30军助美军一臂之力。没有派这个军向较近的马尔凯进攻,开辟新战场。反而让柯林斯远途奔袭,失去拦腰打击德军的机会。在突出部之战中,蒙哥马利仅派了一支由第29装甲旅组成的象征性部队。对柯林斯,蒙哥马利仅派了60辆坦克支援其右翼。

    蒙哥马利会见霍奇斯等人后,又向布鲁克发去电报,声称战斗打响后从未见过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及其参谋人员,谎称战局已失去控制。同时,在柯林斯的计划签字后,蒙哥马利打电话给史密斯,声称霍奇斯可能有心脏病,他不愿独自解除其职务。在这件事上,艾森豪威尔和史密斯非常冷静,他们了解霍奇斯是文静寡言的人,能攻善守,绝不是可以随便解职的。艾森豪威尔一面写信鼓励霍奇斯和辛普森,还告诉布莱德雷。他已向马歇尔建议提升布莱德雷的军衔。

    巴顿不愧是美军的支柱,他热情似火地准备着反攻。22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手下的第3军在米利金指挥下英勇杀敌,当天,他就推进了10公里,在暴风雪中打击了德军。巴顿对缺乏战斗经验的第3军的表现异常满意,第4装甲师和第26师居其左右翼进攻,第30师则攻占梅尔齐希。德军遭到反击后,更加疯狂地攻击巴斯托尼镇。德军由猛将弗里兹·拜尔林将军指挥,他轻视这个小镇,倾巢出动,正中巴顿诱敌出洞之计。23日,天空放晴,巴顿的部队在盟军飞机的支援下轰炸德军,运输机也投下大量物资,米利金又推进了3~8公里。24日,圣诞节前夜,第4装甲师遭到德军的猛烈反击,后退了数公里。傍晚,布莱德雷和巴顿出席了卢森堡教堂的圣诞节晚会。布莱德雷心情沉重,反攻未能完全见效,自己也失去了对2个集团军的指挥权,蒙哥马利却纹丝不动。

    布莱德雷与辛普森和霍奇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虽不能指挥他们,但关系很紧密。蒙哥马利违背了他对艾森豪威尔的许诺,下令撤退。他不顾李奇微的强烈反对令其撤出圣维特,也不顾加文的反对让其第82空降师北撤。按蒙哥马利的计划,他要整顿战线。柯林斯的第7军也在马尔凯无限期防御,放弃了进攻,使巴顿对罗斯托尼的进攻缺少了配合。

    在圣诞节召开的紧急协调会议上,蒙哥马利对布莱德雷的到来冷淡、无礼到了极点。他未派任何一个人、一辆车去比利时圣特隆德的机场迎接布莱德雷。布莱德雷靠借用霍奇斯的参谋的车子,才找到蒙哥马利的司令部,结果蒙哥马利连吃喝的东西也没准备。布莱德雷决定只呆30分钟,作短暂访问即离开。

    会议期间,蒙哥马利像对待小学生那样训斥布莱德雷,傲气十足。当晚,蒙哥马利还写信给布鲁克,把盟军的作战说成一片混乱。同时,他把布莱德雷描述成“身体瘦弱”、“心力交瘁”的人。布莱德雷受到如此侮辱,肺都气炸了,但他克制着自己,保持沉默,任凭蒙哥马利唠叨无礼。布莱德雷非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表露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的。

    对于盟军的下一步作战方针,蒙哥马利认为霍奇斯力量太弱,只好居于守势,经3个月准备才能反攻;巴顿的力量也不足以使进攻成功,徒劳无益,最好撤到萨尔河到孚日山脉,乃至撤到摩泽尔河一线。蒙哥马利是想要盟军所有的集团军都停下来防御,等待他将来率一路大军反攻。

    布莱德雷从情报部门获知,德军已弹尽油竭,伤亡惨重,只是作垂死挣扎。蒙哥马利的保守战略只会葬送歼灭德军的良机。夜里,布莱德雷沮丧地飞回自己的司令部,与巴顿长谈,介绍了会议的简况。巴顿听后怒火冲天,气得差点中风。他在日记中表示,若命令他撤退,他就辞职。布莱德雷第二天不再拘束,他大胆地在电话里向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史密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反对蒙哥马利的守势战略,要求将第1、第9集团军归还自己指挥。布莱德雷表示要将司令部迁到那慕尔,组织美军反攻。由于霍奇斯归蒙哥马利指挥,布莱德雷只好去一封信表示自己对战局的乐观看法,奉劝霍奇斯随时寻机反击德军。

    12月26日,曙光终于出现了。巴顿第3集团军的先遣部队打通了通向巴斯托尼的一条狭窄通道,解救了固守的美军;柯林斯违抗蒙哥马利的命令,让哈蒙的第2装甲师冲出迪纳特附近的防线阵地,袭击龙德施泰特向西移动的德军装甲先遣部队,并歼灭了德军第2装甲师,德军被迫停止进攻。美军的这两个胜利,鼓励了盟军的士气,布莱德雷决定向最高统帅部施加压力,重新考虑作战计划。12月27日,艾森豪威尔通知蒙哥马利、布莱德雷去布鲁塞尔开会。布莱德雷急匆匆地给艾森豪威尔打电话,进一步强调蒙哥马利不能撤退,而要在北部战区行动起来。不巧,艾森豪威尔已启程,布莱德雷只好向史密斯陈述自己的观点。

    艾森豪威尔的火车被炸,布鲁塞尔的会议推迟到28日举行。布莱德雷得以先与艾森豪威尔谈了自己对战局的认识。巴顿对布莱德雷先于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交谈抱了很大希望,他兴奋地指望着布莱德雷重新指挥第1、第9集团军,把德军装进包围圈。

    布莱德雷乘飞机到达巴黎,然后驱车去凡尔赛见艾森豪威尔。迪特纳和巴斯托尼的胜利捷报已传达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热情异常,他兴致勃勃地与布莱德雷握手。布莱德雷信心十足,但总是迟疑地微笑着。艾森豪威尔、特德、史密斯、斯特朗、布尔、怀特利等人和布莱德雷一起开会讨论了盟军的战略问题,由于蒙哥马利未到会,会议气氛很和谐。

    布莱德雷在会上提出了近期、长期两个战略计划。近期战略主要是立即向德军突出部的腰部发动一次钳形攻势。巴顿在其他部队支援下从巴斯托尼向东直逼豪法里兹和圣维特;霍奇斯向东南反攻与巴顿会合。第1集团军以柯林斯第7军为攻击先锋,李奇微第18空降军掩护,直杀圣维特。布莱德雷认为这个战略可以将德军包围起来一举歼灭。同时,他提出将第12集团军群司令部迁到那慕尔或迪纳特,以便协调第3、第1集团军的作战。

    对于长期战略,布莱德雷主张利用希特勒反攻的错误,及时将北部以蒙哥马利为主力进攻莱茵河改为中部进攻战略,由布莱德雷率主力部队实施。具体进攻路线是巴顿和霍奇斯在南北并肩东进,然后穿过艾弗尔,进逼波恩地区,渡过莱茵河向法兰克福和卡塞尔之间的开阔地展开坦克战。当然,蒙哥马利率英加集团军也渡过莱茵河向鲁尔区北进,掩护布莱德雷的左翼。德弗斯则在萨尔区担任防御任务。

    这个长期计划被布莱德雷的下属称为“快速”进攻计划。对于布莱德雷而言,这个计划可以立即进攻,拦腰斩断德军后可以乘胜追击,向德军纵深推进。其中,进攻艾弗尔可以省去攻占罗尔河水坝的麻烦。而蒙哥马利向鲁尔区以北的进攻,正好让德军有所防备。从美军的角度而言,中部进攻可以挽回美军在突出部战役中失去的荣誉。艾森豪威尔在盟军最困难的时期变得更加刚毅和指挥若定,他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完全支持布莱德雷的近期战略。不过,艾森豪威尔在与蒙哥马利会谈前并未作任何决定,对布莱德雷的长期战略兴趣也不大。蒙哥马利也比以前通融,倾向于布莱德雷的近期战略,他许诺发起一次有限进攻,令艾森豪威尔兴奋不已。不过,蒙哥马利在霍奇斯和巴顿合围豪法里兹之前,不愿将部队归还布莱德雷指挥。

    艾森豪威尔对盟军的长期战略自有打算,他不愿像跨越塞纳河那样渡过易守难攻的莱茵河,也不愿冒突出部之战的险。而是主张肃清莱茵河以西之敌,并集结重兵,再由蒙哥马利率大军总攻,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担任增援任务。当然,艾森豪威尔也承认“快速”进攻战略的优点,它可以及早攻到莱茵河。最后,艾森豪威尔有条件地支持了布莱德雷。假若布莱德雷的进攻未能实现“决定性胜利”,则中止计划以防出现消耗战。而且出现这种情况后,布莱德雷只好充当防御的将领,无权再去担任主攻的总指挥。

    实施“快速”进攻计划,布莱德雷需要第9集团军的支援,但艾森豪威尔不愿将已归蒙哥马利指挥的部队再划归布莱德雷,他深感与蒙哥马利的斗争令人筋疲力尽。12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比利时的哈塞尔特与蒙哥马利会面。艾森豪威尔发现蒙哥马利许诺在突出部反攻原是虚晃一枪。蒙哥马利根据情报,认为德军还要在北部向霍奇斯发动最后一次强大进攻,他要牵制这次进攻再考虑反击。布莱德雷也获得了同样的情报,但他判断德军由于物资装备缺乏,无力再攻。假如蒙哥马利等待,正好让德军获得休整和再反攻的时间。这一回,;艾森豪威尔沉不住气了,他一反常规,要蒙哥马利执行他的作战计划:3天之内如德军不进攻,蒙哥马利必须在1945年1月1日挥戈前进!艾森豪威尔决心不许蒙哥马利像以往那样长期集结部队,谨小慎微地行动。

    当讨论到盟军的长期战略时,蒙哥马利本能地反对布莱德雷的“快速”进攻计划,而极力主张他的一路进攻计划。艾森豪威尔本人虽不赞同布莱德雷的战略,但主张总攻前要在莱茵河以西集结所有的盟军部队。蒙哥马利没有沉住气,他居然像对待布莱德雷那样训斥艾森豪威尔,反复唠叨不听他的意见的后果。到最后,蒙哥马利写信给布鲁克,以为艾森豪威尔放弃了宽正面进攻计划,同意了他的想法。

    艾森豪威尔与两位集团军群司令会晤后,着手拟订盟军的近期和长期作战计划的纲要,布莱德雷的近期进攻计划和加上限制条件的长期进攻计划(“快速”计划)被采纳。布莱德雷在战略上战胜了蒙哥马利,蒙哥马利至少要奉命执行拦腰切断德军突击部的近期计划,之后,第1集团军将归还布莱德雷指挥。这时,蒙哥马利又给艾森豪威尔发去公函提出自己的长期作战计划,建议撤销布莱德雷的“快速”进攻计划,代之由他率所有盟军,包括布莱德雷的部队向鲁尔区以北发动大规模的一路突击的计划。另外他认为艾森豪威尔主张的总攻前将所有盟军部队集结于莱茵河以西的计划也应放弃。蒙哥马利在公函中直言不讳、狂妄自大,令艾森豪威尔十分不快。蒙哥马利直截了当地要求由自己负责北部战区的“指挥、控制和协调”,以免重蹈覆辙,再吃大亏。正在此时,英国掀起了一股反美宣传,肆意抨击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和盟军最高司令部,并把蒙哥马利捧为突击部战役的英雄,要求任命他为整个盟军的地面部队司令。反美宣传惊动了马歇尔,他电告艾森豪威尔,警告他决不能让步,决不能让蒙哥马利控制任何美军的主力部队。

    12月30日,布莱德雷命令巴顿率领第8军、第3军、第12军发动了向豪法里兹的强攻。蒙哥马利未让柯林斯的第7军和李奇微的第18空降军向南推进,但他说1月3日前不能发动进攻支援巴顿。布莱德雷会见蒙哥马利的联络官托马斯·比格兰时,比格兰问有何话要说,布莱德雷极力克制着自己,但仍火药味十足地说:

    “让他的进攻见鬼去吧,但我不会对他去说。”

    蒙哥马利等待着德军向霍奇斯的大举进攻,迟迟不作行动支援巴顿。他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以及英国的反美宣传,弄得艾森豪威尔和史密斯气愤之极。艾森豪威尔决定解决指挥权的问题,依仗马歇尔的有力支持和美军人数的绝对优势,写信给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要求他们在自己和蒙哥马利之间作选择。毫无疑问,信一发出,蒙哥马利就要被解职。也就在12月30日,蒙哥马利的参谋长德金甘德从史密斯处了解了事态的严重地步,他急匆匆地冒着暴风雪飞往巴黎,乘车去最高司令部请求史密斯陪他去见艾森豪威尔,平息危机。

    德金甘德看到了艾森豪威尔与特德正在讨论的关于“要我还是要蒙哥马利”的电报稿,他极为惊恐地听艾森豪威尔说明事态的严重性。蒙哥马利一再争权,不择手段地争当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轻率地发表演说,弄得布莱德雷及艾森豪威尔已不堪忍受,焦头烂额,甚至日常工作都无法正常运转。德金甘德知道艾森豪威尔已考虑让亚历山大代替蒙哥马利,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的裁决肯定倒向艾森豪威尔一边。

    惊慌失措的德金甘德一再请求艾森豪威尔和特德推迟一天发出电报,加之史密斯从中调和,艾森豪威尔才给德金甘德一次“打破僵局”的机会,挽救蒙哥马利。31日,德金甘德强忍精神打击的痛苦,飞回蒙哥马利的司令部,出示了艾森豪威尔的电报。蒙哥马利也确实未意识到他的作为已引起了职务危机,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他窘迫而又泄气地问自己的参谋长:

    “我该怎么办?”他表现得非常绝望。

    德金甘德早料到这一步,他已拟好给艾森豪威尔谢罪的信,加封后写上“急件”、“绝密”字样,发给艾森豪威尔亲收。

    蒙哥马利在信中深表歉意,表示将百分之百地执行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最后署名是“您最忠实的仆人,蒙哥马利”。

    德金甘德的这一招很灵,事情很快平息了,德金甘德还把英国新闻界的反美宣传平息了下去,他挽救了蒙哥马利。

    12月31日,艾森豪威尔向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发出了作战纲要。并以圆滑、坚定的姿态写了一封信给蒙哥马利,强调不要破坏他们之间的信任,以免毁灭盟军的共同事业。但是,丘吉尔、布鲁克正在英国向美国人的统帅地位挑战,这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