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崔可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三章 围歼(2/2)

    但是,德军给近卫第8 集团军的压力越来越大。德军为了杀出重围,组织了南、北两个集群共10 个师,拼死向新波尔塔夫卡、巴什但卡和巴尔马舍沃方向突围,形势对近卫第8 集团军不利。新波尔塔夫卡设有近卫第8 集团军的军械库,在那里贮有大量弹药,德军一旦将其夺取,不仅近卫第8 集团军将会断绝弹药来源,而且德军一旦得到弹药补充,实力会大增。

    为了解除这一地域的威胁,崔可夫命令炮兵司令员波扎尔斯基将军迅速调派一个炮兵营,配备缴获的德军火炮,部署于新波尔塔夫卡地域,猛烈轰击集结于新谢尔格耶夫卡、马列耶夫卡地域的德军集群,破坏德军对新波尔塔夫卡的突击。

    接着,崔可夫又带着作战组,亲自来到新波尔塔夫卡,与近卫第28、第4 军和坦克第23 军取得了联系。局势越来越紧张,德军为了突出合围圈,集结了大量兵力、兵器,正绕过近卫第8 集团军的各支撑点,气势汹汹地向弹药库扑来,而且很快打通了由新波尔塔夫卡经因古纳河通向新戈罗热沃、普利沃尔诺那的道路。崔可夫回忆说:“德国士兵绝望地投入了毫无希望的反冲击,有时他们陷入没膝的泥泞中,直挺着身子向我们阵地走来。一阵机枪短促射击后,他们的尸体铺满了已成泥浆的耕地。第一次攻击被粉碎后,又掀起了第二次、第三次……这是那些疲惫不堪、已无生还希望的人的进攻,他们妄图冲到西面,希望能碰上运气,活下去……”德军对新波尔塔夫卡的渗透给近卫第8 集团军造成了现实威胁,紧急编成的、并被部署在离德国弹药车不远的发射阵地的两个炮兵连发挥了作用。

    炮手们对正在进攻的德国步兵开了火,他们每隔2 —3 小时轮换一次,保证了炮手以充足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轰击德军,给德军5 个师以沉重打击,大大削弱了德军的进攻势头。

    近卫第8 集团军的损失也很大,战斗队形越来越稀疏,特别是受威胁最大的新波尔塔夫卡地域,集团军仅有近卫第39、第79 两个师的一些零星部队驻守。德军很快察觉了苏军的这一薄弱环节,开始肆无忌惮地冲来,形势恶化起来。正在这紧要关头,独立强击工兵第11 旅赶到,崔可夫急令该旅在韦肖雷农庄、新波尔塔夫卡车站和新波尔塔夫卡镇一线组织防御。与此同时,崔可夫又将近卫第57 师调往该地,力图以密集队形,堵住德军的西出口。

    但是,德军为了逃命,对苏军的攻击十分猛烈,并组成12—18 架的飞机群对苏军阵地轮番轰炸,苏军被压了下来,德军占领了诺沃谢洛夫卡,逼近了军械库。为了迟滞德军的进攻,崔可夫决定,从坦克23 军抽调一个坦克旅,沿新戈罗热诺和佐奥捷赫尼库姆方向突入敌军队形。坦克旅的攻击缓解了军械库的局势。几千名德军在泥泞中艰难地奔跑,他们跌倒了又爬起来,乱作一团,惊慌失措,最后为了逃命扔了武器,脱了衣服,从佐奥捷赫尼库姆和新波尔塔夫卡附近又逃回了新谢尔格耶夫卡和马列耶夫卡。

    3 月12 日深夜,崔可夫接到马利诺夫斯基的新指示,命令他会同坦克第23 军、步兵第152 师,围歼逃窜到新谢尔格耶夫卡、马列耶夫卡地域的德军集团,争取在13 日黄昏前前出到佩斯基、多布拉亚、克里尼察、亚夫基诺、新谢瓦斯托波尔一线。马利诺夫斯基同时还要求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夺取斯尼吉列夫卡,并守住基谢列夫卡、布尔哈诺夫卡、斯尼吉列夫卡、奥克佳布里斯基、巴尔马舍沃等地,第46 集团军应在巩固格罗姆科列伊河右岸登陆场后,于3 月13 日清晨向新奥克佳布里斯基发起攻击。

    根据马利诺夫斯基的指示,崔可夫迅速调整了防线,加强了集团军的左翼,准备彻底粉碎德军在东北方向的突围。

    德军在白天突围受挫后,企图借助夜色的掩护突出合围。14 日凌晨1 时,气急败坏的德军以密集队形向因古尔河的近卫第8 集团军阵地猛突,遭到痛击,部队伤亡很大,突围的势头日微。战至半夜2 点,崔可夫又投入了整整4 个师的强大兵力对精疲力竭、精神临近崩溃的德军发起反攻,德军好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天色放亮后,苏军在全线发起总攻,全歼了新谢尔格耶夫卡、新戈罗热诺、塔拉索夫卡、泽廖内盖地域的敌人。12 时,戈罗热诺会让站、新帕夫洛夫卡、新谢瓦斯托波尔、新布拉茨基地域的敌人也被消灭。

    经过3 月13—14 日两天的激战,近卫第8 集团军与友邻部队歼灭了由步兵第79、第302 、第97、第17、第125 、第258 师和坦克第24 师组成的德军部队,重创了敌军步兵第294 、第304 、第306 和第370 师,毙敌2.5 万人,俘敌约1 万人,缴获枪支、弹药、汽车,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运输车无数,只有极少量的德军侥幸从西面和南布格河突出合围。

    近卫第8 集团军在因古列茨河凯旋后,马利诺夫斯基发布命令,指示近卫第8 集团军急速改变攻击方向,从南部转向西部和西北部,绕过河口湾,向南布格河挺进,从行进间强渡南布格河,阻止敌军在南布格河右岸组织起任何有准备的防御。

    3 月17 日,崔可夫通过审讯俘获的敌军第335 师第684 团的军官获悉,敌人为了阻止苏军向南布格河推进,纠集残余部队,准备在南布格河一带负隅顽抗,为德军在南布格河组织坚固防御争取时间。为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崔可夫命令自己的部队连续奋战,歼灭敌军掩护部队。

    3 月18 日,近卫第8 集团军右翼——近卫第28 军已前出到南布格河,占领了新敖德萨、卡斯佩诺夫卡、新彼得诺夫斯基、谢比诺等地。3 月19 日至20 日,其先头步兵团携带各式轻武器,利用小船、木排、木头等各种渡河工具,渡过雨布格河,大炮、坦克等各式重型武器因缺乏架设浮桥的器材没能渡河,而且因为弹药奇缺,炮兵部队无法给予已渡河的部队以任何支援。

    已渡河的步兵部队战斗得十分艰苦。要想扩大战果,保住已夺取的登陆场,必须将各式重型装备和骑兵机械化军群输送到登陆场。近卫第8 集团军经过顽强奋战,完全从陆地上把克里木的庞大德军孤立了起来,并打开了通往德涅斯特和敖德萨的道路。

    但是,天气越来越恶劣,海水不断上涨,河口湾被淹没,业已夺占的登陆场也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部队将蒙受无谓的损失。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崔可夫只好忍痛割爱,放弃登陆场,命部队撤回南布格河左岸。

    3 月21 日,这是崔可夫一生中几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之一。华西列夫斯基受大本营的委托向崔可夫宣读了嘉奖令,鉴于崔可夫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取得了辉煌战果,大本营决定授予他最高奖赏——苏联英雄称号。同时,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荣获第二枚苏沃洛夫一级勋章。

    为了祝贺两人获此殊荣,普利耶夫将军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席间,大家谈笑凤生,享受着久已渴慕的和平气氛。饭后,华西列夫斯基要求鸟克兰第3 方面军强渡南布格河,解放敖德萨,尽速前出到德涅斯特河。指示乌克兰第3 方面军以第57、第37、第46 集团军和近卫第8 集团军等4 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 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和坦克第23 军的兵力,从甫布格河向拉兹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从西北包围盘踞在滨海地带和敖德萨市的德军;第6 集团军、突击第5 集团军和第28 集团军则应向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总方向实施另一个突击,合力解放敖德萨。

    德军统帅部对德军在因古列茨河地域的失利十分愤怒。德军第6 集团军司令霍利特将军控告摩托化第16 师师长施韦林中将犯有违背军部命令,没有竭尽全力守卫卡缅卡地段,并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部队撤离战场等罪责,并委托集团军法官前往第16 师搞清情况。最终冯·施韦林被解除了师和集群的指挥权,并被送交军事法庭受审。

    德军在乌克兰地区频频失利后,仍然不甘心失败,为了夺回失地,德军统帅部又将南方集团军群改成北乌克兰集团军群,“a ”集团军群改成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德军指望季节性的泥泞期与洪水泛滥期能使苏军停止进攻。但是苏军并没有像德军期望的那样停止进攻,相反,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近卫第8 集团军在首攻受挫后,根据方面军的指示。决定:突破德军在南布格河右岸的防御,为普利耶夫将军的快速集群投入战斗创造条件。

    崔可夫召集集团军首长,制定了本集团军的具体行动计划。崔可夫认为,目前近卫第8 集团军强渡南布格河有许多不利条件:河水上涨增大了渡河难度,弹药严重不足,使炮兵无力实施全面的炮火准备和炮火支援,也无力掩护工程部队迅速架设浮桥。为此,集团军在突击时必须放弃分散突击的战术,采用集中力量于一定地段,形成拳头集中打击敌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崔可夫打算以1 个师的兵力在全线展开,引诱敌人,其余各师集中于特罗伊茨科那一卡斯佩罗夫卡和特罗伊茨科那一安德列耶夫卡地段,突破敌军在南布格河的防御。

    德军自斯大林格勒血战以来,一直在打败仗,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因此在组织防御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顽固,他们一遇到苏军比较强大的攻击就向后败退。近卫第8 集团军很有威胁的集中突击吓坏了在南布格河右岸防御的德军,为了避免再度陷入苏军的合围,在近卫第8 集团军发起攻击后,德军就仓皇西逃了。集团军成功地渡过了南布格河,至3 月29 日,进入基辅一亚历山德罗夫卡、波斯恰内布罗德、希罗科拉波夫卡地区。3 月31 日,逼近了季利古利斯基河口。

    步兵马不停蹄的快速推进,令德军闻风丧胆。但是,苏军因攻击过快,后勤补给和各式重武器无法随步兵跟进,攻击力渐渐减弱。德军开始稳住心神,凭借密集的据点,坚守防御,苏军的推进速度开始慢了下来。为了保持快速推进,迅速扩大战果,崔可夫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将仍停留在南布格河东岸的重兵器前调。但是,南布格河上的桥梁仅能载重10 吨,重型装备无法渡河。为解决架桥问题,崔可夫亲自来到架桥工地,搜寻建桥材料,他创造性地利用了特罗伊茨科那周围的5 座风磨,指挥工程部队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架起了一座人们翘盼已久的桥梁。浮桥架设好以后,普利耶夫的骑兵机械化集群疾速渡过南布格河,进入突破口,穿过别列佐夫卡,朝拉兹杰利纳亚火车站猛扑过去。

    此时,近卫第8 集团军的友邻部队也成功地渡过了南布格河。第57、第37 集团军于3 月28 日突破了德军在南布格河右岸的防御;突击第5 集团军和第28 集团军攻占了尼古拉耶夫,从下游强渡了南布格河。

    这样,德军在巴尔干的滨海集团两翼的防御被突破,乌克兰第2 方面军也给“a”集团军群以极大威胁。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迫于苏军的压力,匆忙将德军第6 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撤到德涅斯特河对岸,力图依仗德涅斯特河河水阻挡苏军,为自己建立起新的防线赢得时间。

    4 月1 日,近卫第8 集团军向季利古利斯基河口湾逼近,先遣支队从北面绕过河口湾,在行进间强渡了季利古斯基河。4 月2 日日终前,前出到多布良科一阿列斯塔罗沃一线,随后占领拉兹杰利纳亚火车站,对蒂拉斯波尔、雅斯基及敖德萨的铁路沿线实施了全面侦察。与此同时,其他地段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4 月4 日,骑兵机械化集群和第37 集团军攻占了拉兹杰利纳亚车站,将敌滨海集团分割成两部分。退守敖德萨的敌军处于被合围的威胁之下。

    4 月6 日,近卫第8 集团军诸部队从西北迂回敖德萨,进抵别尔卡、旧万达利诺夫卡地段的哈吉别伊斯基河口湾,一鼓作气强渡了河口湾,打开了通往敖德萨的大门。

    普利耶夫的骑兵机械化集群紧随其后,于4 月7 日进抵德涅斯特湾。两军对敖德萨的深远迂回,决定了敖德萨的命运,敖德萨守敌已成瓮中之鳖。

    此时,突击第5 集团军和第6 集团军也沿黑海沿岸逼近敖德萨;乌克兰第3 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航空兵及各类鱼雷艇、潜艇则封锁了德军交通线,切断了它由海上逃窜的任何可能。

    敖德萨被围后,德军慌了手脚,不顾他们的顶头上司下达的坚守阵地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突围,经过4 月6 日至7 日两天的血战,才在第37集团军的战斗队形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部分敌军踏着同伴的尸体逃窜到德德斯特河。

    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和德军步兵第72 军以及党卫军的20 个独立营被苏军团团包围,已无路可逃。所谓困兽犹斗,为寻生路,他们在城北、城西北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在剧院、港口以及许多重要的建筑物、工厂,埋设了大量地雷,随时准备将敖德萨炸成一片废墟。

    为了保护敖德萨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滨海城市,担任主攻任务的近卫第8 集团军决定,攻城时,炮兵不得炮击,航空兵不准轰炸,部队只能在没有重炮、航空兵的协同下与顽敌作战。

    4 月9 日清晨,突击第5 集团军、近卫第8 集团军、第6 集团军及骑兵机械化集群开始从南、北、西3 个方向对敖德萨市发起猛攻。至深夜,攻入敖德萨大街。4 月10 日晨,近卫第4 、第28 军协同普利耶夫的坦克集群,逼近杰里巴索夫斯卡姬大街,并前出到黑海岸边的大、中、小喷泉旁,德军陷入绝境。

    空军虽然没有在市区直接参加战斗,但在其他地域给进攻敖德萨的部队以有力支援。敖德萨的地下工作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为防止宫殿、剧院及城市住宅遭到破坏,采取了许多得力的措施。德罗兹多夫大队的各游击小组,为配合大部队的进攻,主动承担了诱敌任务,消灭德军官兵120 余人,俘敌75 名,敖德萨的居民也纷纷拿起武器,同红军战士并肩作战,肃清街上的敌人,扑灭大火,排除地雷。在这场攻坚战中,出色的狙击手扎伊采夫带领高射枪连与布尔巴中尉的步兵连密切协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占领敌军用机场,缴获18 架完好无损的“梅塞尔施米特”歼击机,为敖德萨完整地回归苏联人民怀抱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4年4月10日,敖德萨这座美丽的城市终于回到了苏联人民的手中。

    为了庆祝收复乌克兰首府敖德萨的胜利,斯大林签署命令,在莫斯科红场呜放一等礼炮,324 门火炮齐呜24 响,祝贺近卫第8 集团军及其他部队在敖德萨所取得的辉煌战绩。

    敖德萨战役的胜利,为克里木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乌克兰第4 方面军和滨海集团军密切配合,消灭了在克里木的法西斯主力,将敌人赶出了克里木半岛,占领了黑海的主要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至4 月14 日,近卫第8 集团军攻占了石桥、图尔拉基、布里托夫卡、夏巴、特尔格、雷巴奇库列尼一带的德涅斯特河河口湾右岸的登陆场。自4 月16 日起,德涅斯特河河口湾的水位不断上涨,察里格勒河的水位也随着南风的到来上升,到4 月18 日,河水在一些地方已经溢出了堤岸,集团军占领的别里亚耶夫卡、马亚基以西的登陆场受到河水的严重威胁;4 月20 日,已作好进攻准备的近卫第35 师的掩体被淹没;4 月24 日,炮兵阵地被淹没;4 月25 日,集团军观察所面临被冲垮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崔可夫被迫命令部队放弃整个登陆场,4 月28 日秘密转移到科托夫斯基地域,加强处于乌克兰第2 方面军接合部的乌克兰第3 方面军右翼。由于形势变化,崔可夫的部队又转而固守普加乔内登陆场,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敌人虽然倾其所有,企图拼死一搏,但均遭惨败。至5 月底,近卫第8 集团军和友邻部队开始实施局部反冲击,肃清了舍尔佩内镇和普加乔内镇的敌人,使登陆场的形势稳定了下来。

    6 月5 日,崔可夫遵照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的指示,将激战数日的近卫第8 集团军撤离登陆场,转为乌克兰第3 方面军的预备队,由近卫第5 集团军接替其防御。随后根据大本营的决定,被编入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结束了在乌克兰南部地区的战斗,准备投入西部主方向上作战。这正是:战争胜负将为先,乌克兰内扫狼烟;敖德萨城获解放,沦陷人民重见天。欲知在西部主突方向上崔可夫有何作为,且听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