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九章 大举反攻(2/2)

    法西斯德国己面临严重的时刻。至1944 年底,武器的产量急剧下降。德国受到来自东面、东南面、南面和西面的夹击。官兵士气大为低落,他们异口同声他说:“德国完蛋了!希特勒完蛋了!”然而希特勒仍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总动员,对法西斯制度稍有怀疑和有任何不同思想的人,都遭到希特勒分子无情的镇压。

    尽管德军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但当时仍能进行防御战和积极的抵抗。

    它还有540 万人。为了支撑摇摇欲坠的战争,10 月18 日,德国政府发布组织“民军”的命令,应征18 岁到60 岁的德国人。由希姆莱领导的民军作为预备军使用。像早先一佯,希特勒统帅部目前仍将其大部分兵力置于东战场。

    它在这里有370 万人,5.6 万门大炮,8000 辆坦克,以及近4100 架作战飞机。

    同时还由于苏德战场的战线几乎缩短了一半,因而敌军的防御密度提高了,战斗的激烈性和残酷性也因而增强了。

    此时,苏军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敌军。1944 年底苏联作战军队的人数为670 多万人,各种大炮10 万余门,坦克1.18 万辆,作战飞机1.47 万多架。在西战场上,美军、英军和法军共有76 个满员的装备优良的师和15 个独立旅,6500 辆坦克,1 万多架飞机。希特勒统帅部用来对付上述兵力的,只有74 个非满员的战斗力不强的师和3 个独立旅,1600辆坦克和强击炮,以及1750 架作战飞机。因此,在第二战场开辟后不久,盟军就在人数上超过敌人一倍,在坦克数量上超过三倍,在飞机数量上超过五倍。

    斯大林在全面分析了情况和交战各方的能力后,决定1945 年初在各个战略方向都实施强大的进攻战役。这些战役的主要任务是:

    ——粉碎东普鲁士集团并攻占东普鲁士;——粉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的敌军;——前出到维斯瓦河河口——布龙贝格——波兹南——布雷斯劳——俄斯特拉发——维也纳一线。

    苏联最高统帅要求各路红军加强进攻的规模和速度,争取早日攻克柏林,捣毁希特勒的老巢:“要把法西斯野兽打死在它自己的洞里,在柏林城上升起胜利的旗帜。”具体他说,就是消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境内的法西斯军队,并在美英军队的协同配合下,两面夹击,在德国领土上粉碎敌人,迫使德国法西斯政权无条件投降。

    斯大林认为,华沙至柏林是苏军的主攻方向,是直捣德国要害地区的捷径。但是,德军也必定在这里集中主力部队作拼死的抵抗。为了分散敌军中路的兵力,最高统帅部决定,首先加强南路和北路的攻势,以强大的部队牵制住敌军的侧翼,并将其中路兵力吸引到南北两翼。在尚未粉碎敌军两翼的时候,先用绝对优势兵力一举突破敌军的中路防线,并且猛打紧追,粉碎希特勒的防御计划。希特勒则估计:苏军仍将采用惯用的钳形攻势,只有粉碎德军的南北两翼之后,中路苏军才会开始进攻。所以他首先增强两翼的力量,把为数不多的预备队几乎全部派到东普鲁士,把苏德战线上德军坦克部队的2/3 调到匈牙利。他妄图南攻北守,等到击溃南路苏军之后,再集中力量对付红军的中路。

    1945 年元旦刚过,斯大林就下达实施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命令,这是苏德战场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在前方胜利的鼓舞之下,苏联工人阶级以两倍、三倍的努力投入工作。

    1944 年生产了2.9 万辆坦克及4 万多架飞机,红军的装备也因此得以更大的改善。这次苏军出动180 个陆军师,相当该线上德军的三倍。苏军的主力是朱可夫元帅指挥的实力雄厚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南侧由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协助,北边由白俄罗斯第二、第三方面军配合。他们的正西面,是德国整编“a ”集团军群下属的30 个步兵师、4 个坦克师、两个摩托化师和两个旅,在这股德军的后方还有50 个营。

    敌军总共约40 万人。原定战役的发动日期为1945 年的1 月20 日。但由于德军在西线的阿登进行反扑,丘吉尔向斯大林紧急求援。斯大林才将这次战役提前8 天,于1945 年1 月12 日开始。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分两路进攻。一路于1 月23 日在弗罗茨瓦夫附近渡过奥得河,继续向西挺进。另一路在1 月19 日解放了波兰的古城克拉科夫,到1 月底攻占卡托维兹,并肃清了西里西亚地区的全部敌军。西里西亚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其地位仅次于鲁尔,这里有丰富的煤矿、钢铁工业和人造石油等化学工业。尤其是在鲁尔多次遭到美英空军轰炸之后,很多企业都迁到这里,西里西亚的经济地位就更为重要。德国失去西里西亚工业区以后,煤的产量下降为1944 年的1/4 ,钢的产量为1944 年的1/6 ,从而促使德国的经济走向破产。渡过奥得河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于2 月上旬一直推进到尼斯河,开始从东面威胁着德国首都柏林。

    由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于1 月14 日从华沙以南的马格努舍夫和普拉维发起进攻。其右翼部队于1 月15 日从华沙以北发动进攻,并渡过维斯瓦河,对华沙形成包抄的态势。编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波兰第一集团军也在1 月16 日从东面向华沙进攻。1 月17 日,波兰军队攻入首都华沙,接着苏军也相继人城。德国法西斯自1939 年侵占华沙以来,犯下滔天罪行,尤其是血腥镇压1944 年8 月1 日至9 月下旬的华沙起义,使20 万人惨遭杀害。三个多月以后,当苏波军队进入华沙时,城内仍是一片废墟,尸体暴露街头,其景象之惨,目不忍睹。德国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更激起苏军、尤其是波军对希特勒侵略军的刻骨仇恨,加强了他们彻底消灭法西斯的决心。1 月17 日以后,华沙一线的德军迅速瓦解,开始向西溃逃,苏军则紧追猛打。1 月25 日苏军在波兹南包围6 万德军,以后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

    至1 月底在库斯特林附近强渡奥得河,并在河西岸占据了桥头堡。苏军距离柏林只有六七十公里了。

    这一战役历经20 多天便胜利结束了。苏军西进570 公里,粉碎了德国整编“a”集团军群,消灭德军35 个师。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就俘虏敌人官兵14.7 万多人,缴获敌机1360 架,和1377 辆坦克。苏军这一正面突击的进攻方式取得辉煌战绩。在1 月底2 月初苏军抵达奥得河之后便停止下来,在该线与德军一直对峙到4 月中旬。在此期间,苏军的后勤部队和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西部,以备攻取柏林之用。同时,他们还完成了上西里西亚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经过50 天的激战,苏军粉碎了“维斯瓦”集团军群,占领东波美拉尼亚广大地区,逼近了波罗的海海岸和奥得河河口附近。这样就消除了苏军北翼所受的威胁,使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柏林。同时,苏联的波罗的海红旗舰队也扩大了活动范围。

    战争打到了德国本土,希特勒及其同伙竭尽全力妄图挽救败局。东普鲁士是德国主义的摇篮。早从1932 年起,德军就在这里修筑了巩固的防御工事,1944 年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些工事。该地区直接威胁着中路苏军的北侧,又是德国海军基地之一。在经济上它是德国的一个重要产粮区。希特勒从1944 年秋季号召德军保卫德国领土以来,便把搜集到的一些预备队派到这里来。战役开始前,东普鲁士集团敌军共有58 万官兵和28 万人民冲锋队。

    希特勒的命令是:不惜任何代价守住东普鲁士,尽可能多地牵制苏军,长期阻挡苏联白俄罗斯第二和第三方面军前进,并使其遭受重大损失。

    苏军参加这一战役的部队共有167 万人。斯大林向攻击部队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消灭敌人最大的集群之一“中央”集团军群,前出波罗的海,占领东普鲁士及其最重要的海港哥尼斯堡和波尔拉伊。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肃清了哥尼斯堡地区的德军。共击毙敌军12 万多人,生俘14 万人。

    东普鲁士战役是一次艰苦顽强而持久的战役,苏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彻底肃清了德国主义的堡垒。所以这一胜利具有很大的政治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由于苏德战场上德军主力大量被歼灭和盟军前出到了莱因河,法西斯德国已面临无法挽救的彻底失败。德国已无力继续作战,然而在战争行将结束之时,苏联与同盟国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尖锐的政治问题。

    在美英军队统帅部的行动上,原来那种犹豫拖延的态度已为异常匆忙的行动所代替。英美两国政府催促其欧洲远征军尽快向德国中心地域推进,以便在苏军到达之前将其占领。

    丘吉尔在1945 年4 月1 日给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俄队毫无疑问将占领整个奥地利并进入维也纳。倘若柏林也由他们占领,难道他们不会不适当地得出印象,似乎是他们对我们的共同胜利作出了绝大部分贡献?难道这种印象不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将给未来造成极为重大困难的情绪?因此,我认为从政治观点来看,我们应尽可能向德国东部推进,如果柏林是在我们能达到的范围之内,我们毫无疑问应当将它占领。”随后苏方得知,英军统帅部和许多美国将领采取了一切措施,力求占领柏林以及柏林以北和以南的地区。因此就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斯大林急召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商谈军务。

    在朱可夫向最高统帅汇报了前线情况后,斯大林说:“我们出去走一走好吗?我感到有点精神不爽。”在朱可夫看来,斯大林的整个面容、动作和言谈都给人一种身体相当疲惫的感觉。在4 年战争期间,斯大林的确是过度疲劳了。他的工作非常紧张,经常睡眠不足,特别是在1941 年至1942 年曾为红军所受挫折而万分担忧。

    这一切不可能不影响到他的健康。

    散步时,斯大林出人意外地开始同朱可夫谈起了他的童年生活。在交谈了一个钟头以后,他说:“我们喝茶去吧,还有些事需要同你谈一谈。”在往回走的路上,朱可夫问道:“斯大林同志,我早就想知道有关你的儿子雅可夫的情况。有没有关于他的消息呢?”斯大林没有马上回答这一问题。在又走过100 来步之后,他才以一种低沉的语调说道:“雅可夫无法从战俘营逃出来。法西斯强盗会把他枪毙掉的。

    据说他们把他同其他战俘隔开,诱劝他背叛祖国。”沉默了一会,他又以坚定的语气补充说:“不会的,雅可夫宁愿死也不会背叛祖国。”朱可夫觉察到,斯大林为自己的儿子而十分难过。他坐在桌旁,沉默了很久,一点东西也不吃。

    后来,他仿佛一面继续思考着这一问题,一面沉痛他说道:“多么艰苦的战争!它夺去了我们多少人的生命。看来,我们很少有谁的家庭没有牺牲亲人……这种体验只有在斗争中受到锻炼的、意志坚定的、受过教育的苏联人才能忍受住。”斯大林给朱可夫讲述了雅尔塔会议,要他作好攻克柏林的准备。一场捣毁希特勒老巢的战斗就要开始了。正是:运筹帷幄多奇计,决胜千里有大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