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环境育英雄,西京军民建奇功;围困重重何所惧,岿然不动列宁城。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调出一个坦克军,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妄图一举攻占列宁格勒。
1941 年8 月下旬,德国以32 个步兵师、4 个摩托化师、4 个坦克师和1 个骑兵旅的兵力,同时还配备了6000 门大炮、4500 门迫击炮和1000 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的攻击。希特勒扬言,要在9 月1 日以前占领列宁格勒,并狂妄宣称,一定要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
列宁格勒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每个苏联人都特别珍视它。
在这里,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最初日子起,这个拥有300 多万人口的海港城市,在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列宁格勒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是彼得大帝1703 年作为俄国“通向西方的窗口”而建造起来的。从那时起,200 多年来它一直是疆域广大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城市的建筑物,彩色画,雕塑品,名胜古迹,公园和博物馆,都是苏联人民的骄傲。
列宁格勒由于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就成了德苏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对希特勒来说,占领列宁格勒就意味着,在卡累利阿地峡作战的北方集团军群和芬兰军队,能轻而易举地在斯维里河地域会合,并切断苏方通向卡累利阿和摩尔曼斯克的交通线。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法西斯反动同盟,迫使其他一些仍在动摇的国家加入反苏战争,而且还能使在那里作战的德军,包括为顺利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的第四坦克集团军群解脱出来。同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对提高德国及其盟民的士气,保持他们对实现反苏战争计划的信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希特勒吹嘘的“闪击战”遭到了惨败,德国统帅部的计划被打乱了,东线遭受了严重损失,这就引起了人们的严重怀疑——德国能否顺利而迅速地结束对苏战争。
对斯大林来说,失掉列宁格勒,在各方面都会使战争形势严重复杂化。
如果希特勒占领该城,并且德、芬军队在此会合,那么苏方就必须从北面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新战线,并消耗掉最高统帅部准备用于保卫首都的战略预备队。此外,还会不可避免地失掉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争夺列宁格勒斗争的极端残酷性和紧张性。
希特勒为了及早拿下列宁格勒,投入了70 多万的巨大兵力。在1941 年7 月至8 月的西北方向作战中,德军占领了列宁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区。9 月8 日,德国又攻占了吕瑟尔堡,从而切断了苏方的最后一条陆路交通线,并封锁了列宁格勒。它与外界的联系只能在空军的掩护下,通过拉多加湖或从空中进行。德军对城市的轰炸和野蛮的炮击开始了。希特勒的军队从四面八方进逼,其中大群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集中到了通向乌里茨克、普尔科沃高地和斯卢茨克的接近地。所有这一切说明,德军正准备进行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局势变得一天比一天危急!
斯大林和联共中央号召当地军民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当时西北方面军司令员伏罗希洛夫元帅和军事委员日丹诺夫向驻地红军发出紧急动员令。他们说:“列宁格勒面临着危险,法西斯匪军正向我们光荣的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逼近。我们的神圣职责是: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从此,苏联红军开始了长达900 天保卫列宁格勒的英勇战斗。
德军封锁列宁格勒以后,连续用飞机和大炮轮番轰炸,妄图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在这关键时刻,斯大林特将朱可夫从西线召回去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这样,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再次临危受命,充任稳定苏德战场每一危险地段的“消防队员”。
1941 年9 月10 日晨,天气阴沉、凉爽。朱可夫来到莫斯科中央机场,准备飞往被围的列宁格勒。停在跑道上的飞机旁站着三个人,高个子的是霍津中将,稍矮一点的是费久宁斯基少将,以及飞机机长。朱可夫已和斯大林说好,让这两位将军和他同行。机长报告说,全体机组人员已做好飞行准备。
他们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了看天空,心中暗自预测着航线上的天气。天空乌云密布,云层很低。机长微笑着说:“我们能钻过去!在敌军上空飞行,这样的天气最合适。”当朱可夫一行抵达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时,门卫挡住他们,索取通行证。朱可夫通报姓名也无用。“将军同志,你只好等一下。”卫兵说后,去找卫队长。等了约一刻钟,司令部卫队长才带他们进入斯莫尔尼宫二楼会议室。伏罗希洛夫正在那里主持一个紧急的军事会议。参加的人有集团军司令员和兵种主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负责人。会议讨论的问题是:一旦扼守不住列宁格勒应采取哪些措施。大家简短而冷静地发表了意见。提出的措施包括破坏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等方面的目标。现在,从40 多年以后的今天来看,这些计划是难以置信的。而当时呢?局势危急。但是,还有一些未被使用的力量。讨论的结果是,决心保卫列宁格勒,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在作出这一决定的时刻,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都特别强烈地感到,他们肩负的任务是十分艰巨和重要的。
就在朱可夫抵达列宁格勒那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了。希特勒军队向第四十二集团军防御地段进行极其猛烈的攻击。德军坦克曾突入乌里茨克,又被苏反坦克炮兵击退到原来的位置。在坦克、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敌步兵不顾重大伤亡,向普尔科沃高地、普希金城、科尔皮诺连续攻击。在这些激烈的交战中,第四十二集团军司令员用尽了自己的预备队。部队严重减员,有的师只剩下10%到30%的兵力,形势十分危急。
在列宁格勒东南接近地进行防御的是拉托列夫将军指挥的部队,其兵力严重不足。科尔皮诺城郊战线已接近伊若拉工厂,该厂正在为前线完成军工生产任务。在党组织号召下,工厂党员、团员带头参军,德国法西斯军队要在该地域突破列宁格勒城的整个企图都以失败告终。伊若拉区域的军民死守着阵地。在这战斗的日日夜夜,每个市民都奋不顾身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当务之急是给部队供应武器、弹药和军事技术装备。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由他们在敌人不断地炮击和轰炸的情况下完成的。生产kb重型坦克的基洛夫工厂,变成了城市防御的大型支撑点。许多工人参加了民兵,少年、妇女和退休工人顶替他们生产。大部分工人被安排住在市政和其他工厂建筑物里,这些地方都成了工人的营房。车间面向前线的窗户,由于离前线较近,不得不用铁板和沙袋挡上。在空袭和炮击下,从未停止过生产。
休班工人扑灭燃烧弹,医务工作者救护伤员。就这样,他们生产了一批又一批的坦克,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
9 月11 日拂晓,德军重新开始进攻,并配合数百架飞机轮番进行轰炸。
敌人逼到了列宁格勒城市附近。形势要求采取坚决而有效的行动。哪怕有最小的可能性,也要日夜连续反击敌人,疲惫敌人,消耗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其进攻措施。必须在部队中振奋士气,建立严格的秩序和纪律,大大改进军队的指挥。9 月11 日,霍津将军被任命为方面军参谋长,9 月14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任命费久宁斯基将军为第四十二集团军司令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前沿阵地的指挥。
在坚守普希金城和斯卢茨克的战斗中,邦达列夫上校的步兵第168 师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个红军基干师曾在芬兰边界、卡累利阿森林、拉多加湖西北英勇作战45 天。该师为完成统帅部命令,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后卫掩护战,然后撤向瓦拉姆岛,再从那里调往列宁格勒。战士们几乎把师的全部技术兵器都保存下来了,其中包括一个榴弹炮团和一个加农炮团。该师得到列宁格勒的员、政治工作者的补充后,又像在边界那样,在新利辛、斯卢茨克、普希金城附近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拼搏。
9 月13 日清晨,德军又以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机械化师的兵力,开始向乌里茨克总方向进攻。德军突破了防御,占领了康斯坦丁诺夫卡、索斯诺夫卡、芬兰科伊洛沃,并向乌里茨克推进。德军总参谋长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从西南进攻列宁格勒,打开了一个很深的缺口。”晚上他又写道:
“在列宁格勒附近取得了重大胜利。我军向‘城堡内防线’的突进,可以说是完成了。”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清楚地认识到,列宁格勒的防御形势非常危急。为了消除严重威胁,决心将方面军的最后一个预备队——步兵第十师投入战斗。
“这是最后一个了!”朱可夫说。决心本身含有巨大的冒险性,但当时舍此别无他法。9 月14 日晨,在短促而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步兵第十师与友邻兵团协同,在航空兵支援下,对敌人实施迅猛的突击。紧张战斗的结果,使防御恢复了原态势,敌人遭到重大损失,放弃了索斯诺夫卡和芬兰科伊洛沃。
希特勒催促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莱布陆军元帅加速夺取列宁格勒,尽快把第四坦克集群的机动兵团解脱出来,调给莫斯科方向的“中央”集团军群。为此,纳粹头子命令德军用封锁、不停的空袭和炮击,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哈尔德也疯狂叫嚷,要用饥饿配合德军发挥作用。列宁格勒军民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全被封锁,从陆上没有一条出路,只有被誉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是通往内地的唯一道路。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派人从湖上给列宁格勒军民运送给养。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列宁格勒军民的全部需要。列宁格勒很快就发生了饥荒,从1941 年10 月1 日开始实行配给制。
工人每天只能分到7 两9 钱面包,儿童、病人和一般公务人员则是3 两9 钱。
但是,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被敌人的封锁、轰炸所吓倒,也没有因饥饿而屈服。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一致奋起,同德寇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朱可夫从9 月10 日来到列宁格勒前线,一直日以继夜地紧张工作,领导部队在这座被围的城市周围修筑新的防御工事,制定突破德军封锁的详细计划。作为方面军司令员,他还使陷入困境的红军部队重新恢复了信心,鼓舞他们挡住德军新的猛烈进攻。著名国际问题观察家亚历山大·沃思曾亲眼目睹了苏联战时的种种情形,了解到朱可夫所进行的坚韧不拔的活动,明确指出他确实是在生死关头保卫列宁格勒的组织者。他写道:
“1943 年,我在列宁格勒听到好几个苏联战时的激动人心的故事。他们说,大约在9 月10 日,前线实际上已陷入一片混乱,伏罗希洛夫认为一切都完了。可是,斯大林于9 月11 日把朱可夫派到列宁格勒,朱可夫用了3 天时间就把该城的防御充分组织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