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李辉(1956~),出生于湖北随随州,毕业于复旦大学,作家。著有《浪迹天涯—萧乾传》、《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等。
题记:
灯下,一夜夜,读法国福尔的《拿破仑论》和美国欧文的《华盛顿传》。夜色很浓。历史伟人的影子同样如此。
伟人都属于历史。一个似乎永恒的难题困惑着史学家;是伟人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选择了伟人。对于文人,引起他们兴趣的是不断生发出故事或新意的那些瞬间。
福尔的笔那样出色,虽是历史专论,优美而精辟的语言,却俨然一部政治交响诗,一层层扫描,透彻地吟唱他心中的英雄。(透彻地:这或许是不协调的词语搭配。却只能如此,才能道出我读此书的感受。)
《华盛顿传》则是另外一种风格。它的语言显得朴实,更接近于史传。然而,翔实的史料叙述,依然吟唱了作者心中的伟人。
不同的史学家,都会将历史与他的心灵感受交融在一起。
拿破仑、华盛顿同是伟人,同样高耸子历史之巅。可是,读这两本书,给人的感觉则有所不同,你得怀着敬畏仰视拿破仑,华盛顿则使你感到平民般的朴实。在权力面前,他们两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前者,似乎生命就是为权力和战争而存在;后者,则屡屡把权力的荣耀视若淡泊,告别权力的每一瞬间,都成为历史的永恒记忆。
读书笔记有许多种。将书中主人公生活的瞬间,化成自己灯下的文字,讲叙一两个使你感受深切的故事,这或许可视作特殊的漫笔。
灯下读书向无禁忌,漫笔也似应如此。
瞬间之一:解甲归田
就要告别多年相依为命的军队,告别熟悉的军官们,虽然出于自愿的选择,华盛顿也仍然无法消除心头的留恋。他激动不已,为业已结束的战争,也为士兵的最朴素的情感。
几天前,1783年11月25日,率军开进纽约城时万众欢腾的情景,在华盛顿心中留下多么美好的回忆。那是荣耀的时刻,那是万般艰辛终于得到报偿的瞬间。儿时的将军之梦,毕生的自由理想,在那一时刻,凝聚为胜利的礼花,一齐闪耀在空中。五彩缤纷的烟火,映照着纽约城每个公民喜悦的面孔,华盛顿,忍不住落下眼泪。城外,奉命投降撤走的英军,黯然无光的神情,愈加阴郁伤感。
独立战争,整整八年的战争,终于以美国胜利而宣告结束。十三个州,三百万人的理想在华盛顿手中变为了永无变更的现实。美利坚合众国,一个新生的名字,得到它昔日的宗主国的承认,开始了它辉煌的历史。
华盛顿理该受到不容置疑的赞美。人们欢呼着。在士兵的簇拥下,他走进纽约城。多年的风餐露宿跋涉转战,没有减去他的风采。骑在马上,以优雅的姿态,他接受民众由衷的欢呼。但是,就在那时候,他早已做出了郑重选择;辞去总司令职务,解甲归田。过去多次作出的许诺,绝不是权宜之计,或者沽名钓誉的虚伪,他要用现实来证明这是出自诚恳的决定。
12月4日,一条驳船停靠渡口,它将载华盛顿离开纽约,前往安纳波利斯参加大陆会议,在那里,他将正式辞去总司令职务。
驳船静静地躺在水面。这是华盛顿熟悉的地方。眺望远处的长岛,他怀念长眠那里的将士,回想起当年雾中撤退的情景。身边的这个城市,记录下了他的屈辱和荣耀。他从来不是神奇的将军,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只有他能够于曲折坎坷中,不屈不挠地为理想而走到终点。他可以为自己在这所城市里经历的一切而骄傲。
华盛顿上船前,走进渡口附近的一家旅馆,他的军官们聚集在这里,来为他送行,与他作最后的告别。
他走进房间,步履稳健,但没有了青春时的潇洒,衰老开始爬上银发和皱纹。看到这些老战友,他再也不能保持平常的克制,激动溢于言表。他自己斟满一杯酒,神情黯然,语调异乎寻常地颤抖。他对军官们发表告别词,他说:
“现在,我怀着热爱和感激之情向你们告别。我最衷心地祝愿你们今后富裕、幸福,就像过去拥有光荣、体面一样。”
告别词结束时,华盛顿稍稍停顿一下,又补充一句:
“我不能向你们一一告别,但是如果你们每一个人来同我握手,我将非常感激。”
他的话音刚落,站在他身旁的一位将军,立即走上前去,热烈地久久拥抱他。他激动地落泪了。许多人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将军落泪。他们再也抑制不住激动,每双眼睛里泪光闪闪。他们一一走来,亲切地同华盛顿拥抱,默默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一个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的场面。权力的诱惑,刹那间变得毫无意义。这是真正的军人,真正的将军。这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远比任何战场更富色彩,比任何战火更能映照出军人的高尚品质。
告别之后,华盛顿率先走出房间,军官们仍然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脸上从来没有此刻这么严肃庄重,仿佛跟随这位他们爱戴的将军,去进行又一次艰巨的战争。
华盛顿挥挥手,向肃立两旁的一队年轻步兵致意,步行到渡口。登上驳船,他转过身,扶在船舷上,一只手挥动帽子,向送行的人们默默告别,白发飘动在轻风中。岸上的军官,也挥动着帽子,他们目送驳船缓缓驶去,一直消失在远方。
船航行着。浪花轻轻拍打船身,飞溅的水珠,落在华盛顿的身上。他没有走进船舱,还是默默地凝望远处的白云。白云何悠悠。
本来,他还有许多话要在告别时说出,无奈那种场面,他无法如平常一样冷静而富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种种想法。告别军队,解甲归田,并不意味着他不再关心国家的命运,只满足于在那富饶广阔的庄园里过悠闲的生活。他只是不愿意让自己成为民主政体的障碍,权力对于他,没有诱惑。对于以后的美国,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在辞去总司令一职时,他的意见能够引起大陆会议、军队以及所有美国人的重视。
几个月前,在英军还没彻底投降之前,他就在一次演讲中阐述过这些意见,如今,船向大陆会议驶去,它们变得愈加明朗,如同海水般清澈。在华盛顿看来,对于一个独立的美国,自由是基础。无论谁都不能以任何理由破坏它。他更希望国家组成牢不可破的联邦制度,由首脑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安纳波利斯到了。华盛顿出现在大陆会议的大厅里,他把辞职的时间定在1783年12月23日中午12点钟。大陆会议接受了他的辞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