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十六、彻底的无产者(2/2)
    母亲到了丰沙没几天,祖母在家里想到这个没工作的小媳妇居然敢跟自己顶嘴,越想越气,干脆自己买了张火车票跑到丰沙工地来兴师问罪了。一进工棚就大吵大闹,声音特别高。我母亲早已对祖母这个人深恶痛绝,此时听到她的吵闹声更是无法忍受,跑出了家门。一边跑一边想着无论怎么自己跑都躲不过这个恶魔的手掌心,于是又一次想到了死。时值一九七一年夏天,永定河上游水库正在放水,河道里急流澎湃,母亲心一横,纵身跳了下去。

    此时正是白天,母亲投河时很多人看见了,很多工人跳下了河,捞起了已经被水呛昏的母亲。当时单位里还有军管会,军管会领导闻听此事的前因后果之后勃然大怒,下令把祖母给绑了起来,并勒令她当天就要滚出工地。祖母一向欺软怕硬,看到军管会如此厉害,只得乖乖走了。此后不久她就去了东北我叔叔那里,母亲这才算从祖母的手中解脱了出来。但那一次我的母亲受了刺激,一度有些精神分裂,养了很久才恢复过来,但还是落下了偏头痛和神经衰弱的后遗症。直到我小时侯,还经常看到母亲头痛难忍时用头撞墙。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有一个从河北到母亲所在的太谷线材厂买铁丝的采购员给母亲捎来了几斤天麻,母亲吃了以后,渐渐好了起来。

    父亲他们在丰沙线时,恰逢**“九大”召开,各地赶着给“九大”献礼。丰沙线工地上挂的标语是:“为‘九大’献礼,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火车抬过去!”每当我父亲看到这个红底白字的豪言壮语,一股厌恶的感觉油然而生,心想:人拉肩扛,你扛一个试试?为了赶进度,当时还大搞“星期六义务劳动”,每到星期六的晚上,所有坐机关的都来工地干活,实际上大家要的是这个形式,干起活来还是慢慢吞吞,插科打诨。丰沙线隧洞特别多,这么多人乱七八糟地挤在洞里,万一出了什么事跑都跑不及。不过当时也是运气好,居然没出什么事。

    此时我们的家庭,用“彻底的无产者”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当时全家三口住在父亲用木板和油毛毡钉成的简易房子里,用枕木锯成大大小小的木墩子埋在地上充当桌椅板凳。当时的卫生状况也非常差,臭虫遍地,晚上咬得人根本无法睡觉。臭虫这东西,今天的人们多已见不到了,但那时却非常普遍。臭虫是一种菱形的寄生虫,专门*吸人畜的血过活,未吸血时呈扁平状,吸饱人血之后,则像人指头肚子似的圆圆鼓鼓。

    丰沙线沿线地处燕山山脉,四周都是崇山峻岭,间或有河流溪谷流淌。附近出产葡萄、山杏。当地的葡萄呈奶白色,晶莹剔透,非常可口。如今我们市面上常见的“长城”葡萄酒,就是用当地生产的葡萄做的。

    到丰沙线不久,我的母亲又怀孕了,这个胎儿就是我。刚一怀上,我母亲的反应就非常剧烈,特别想吃酸的食物。祖母不在身边,我父亲也就敢光明正大地心疼母亲,经常坐火车跑到河北沙城给母亲买葡萄吃。但当时太穷,老买葡萄也买不起,于是母亲经常和另外一个家属一起到山谷里摘山杏吃。时值一九七一年夏末秋初,二人刚摘了一会儿,突然下起大雨来。雨越下越大,转眼间变成了倾盆暴雨。那个家属一看,指着一块大石头说,咱们找个地方避避雨吧。于是二人向那块大石头走去。可是我的母亲钻进石头缝里抬头一看,发现四周的悬崖上均有水冲刷过的痕迹。我母亲虽然不懂什么地质学,但直觉告诉她,既然那么高的地方水都能冲到,那么何况这沟底呢?母亲越想越怕,就对那家属说此地不能久留,还是得赶紧跑回去。那个家属本来不愿意走,但母亲跟她说了自己的担忧后也害怕起来,于是二人拼命往家跑。一路上顶风冒雨、磕磕碰碰,但总算安全到家。刚刚过了家里附近的那座桥,巨大的泥石洪流就咆哮而下,里面夹杂的大石头足有双人床那么大。

    一回到家里,看到屋里漏得跟水帘洞一般,地上的水已经齐膝那么深了。我父亲正在忙着用脸盆往屋外舀水,姐姐则哭得哇哇叫唤。气喘吁吁的母亲惊魂未定,*着门暗自庆幸:要是当时自己没主意依了那家属,再多避上一会儿雨,那肯定是在劫难逃、尸骨无存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