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大名相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节 诸葛亮的五大败笔
    说起诸葛亮,从古到今,没有不被他才能所折服的,三国期间,可以说蜀国因为他的伟大才能才确保了有一席之地。自诸葛亮逝世之后,本来就羸弱的蜀国更加经不起风吹雨打,没有几年,就被北方的魏国(此时应当是西晋)消灭了。

    然而,纵观诸葛亮的光辉一生,他也并非圣贤,演绎得并不是那么的完美,虽然小说《三国演义》试图将他演绎得出神入化,但小说终归是小说,有他的虚构成分,历史终归是历史,容不得参杂个人感情,诸葛亮的一生有他的致命弱点,也就是所谓的败笔吧。

    败笔之一:选错了主,跟错了人。也许是诸葛亮的正统思想,也许是只有刘备请他出山,一生有鸿鹄之志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际,其实很想有所作为,也大展宏图,以实现自己的天下之志。然而,深居卧龙,却没有人来引他入出山,直到刘备的到来,而且刘备作为汉朝正室后代,对他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历史上他是再三推辞,但实际上是在探测刘备的真心,同时也在寻思如何被刘备所吸引,所以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然而,刘备非非常之人,能力只是一般,并没有曹*、孙权之文治武功,所以,也就注定了诸葛亮不可能成为姜尚(姜子牙),只能是偏安一隅的军师,虽然最后耗尽最后精力,也没有完成他的天下大计。

    败笔之二:他也嫉贤妒能,容不得有人超过他。作为刘备的左右手关羽、张飞,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当然是无人能比,况且他们的才能也是一等一的,对于诸葛亮的到来,尤其是随着他的地位的上升,关羽、张飞表现出来自己的意见,但他们是武将,并没有除掉诸葛亮的意思,最后能够听从诸葛亮的调遣,应该是很伟大的胸怀。然而,作为文臣的诸葛亮,他的胸怀却不能容忍,所以,就有了关羽被吕蒙所杀、张飞被部下所害的一幕,虽然历史没有写是诸葛亮所为,但作为刘备的左右手,如此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生疑,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想到这一点,至少有希望看到这一点的远见。还有,作为和他能力相当的文谋臣庞统,也是才华刚现就命丧黄泉,这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猜测,而且矛头直指诸葛亮。本来对于刘备来说,虽然能力有限,但天老爷给他配备了谋臣左右手诸葛亮和庞统,武将左右手关羽、张飞,可惜都经不了诸葛亮的羽毛扇,被极有心计的他扫了个干干净净,从此,刘备只能听从诸葛亮的调度,虽然名为主,实际没有自己发挥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