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2/2)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从此,春秋战国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的诸侯争霸,连年混战局面结束了,六国统一于秦。秦的疆域异常辽阔,北到长城和阴山,南到南越,即现在的岭南地区,秦还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进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陇西,东则延伸到了辽东。

    赢政统一中国以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因而称自己为始皇帝,意即从他开始,从此以后,中国历代君主均称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嬴政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封建的*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他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免,他们对皇帝的命令要绝对服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也由皇帝亲自任免,他们为皇帝统治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从它开始,中国一套比较完整的*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了。

    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一种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落匈奴的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带兵攻打匈奴。公元前214年,蒙恬打败了匈奴人,夺回了黄河河套地区,秦政府在那些地区建筑城寨,还把内地人迁到那里居住、生产,充实边防。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阻挡了中国北方游牧部落南下,保障了长城以南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安定。

    秦始皇还派兵征服珠江流域越族人居住的地区。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同越族人杂居。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又派史禄带领人民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灵渠在今广西境内,全长30多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周围4万多亩土地。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人民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秦朝的赋税和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死药,不惜数次花费巨万钱财,还将3000童男童女送去葬身海底,尸喂鱼鳖;为修自己一座陵墓,发70万刑徒,终年累月地去营造;修阿房宫、筑长城、击匈奴、戍边塞……这些都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人民在横征暴敛,苛捐重税和无休止的徭役下已无法生活下去。剌杀秦始皇的事多次发生,但都未成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公元前209年,农民陈胜、吴广带领广大不堪忍受剥削的农民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秦王朝很快就崩溃灭亡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