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在指使和*纵各地方成立伪“维持会”的基础上,又在各省扶持组建伪*。1931年9月26日,在日本军国主义策划下,吉林省府召开地方士绅会议,宣布解散吉林省府,另组长官公署,以熙洽为长官,日本坪井大佐为警备司令。公署下设民政厅和军务厅,职官中、日各半,而实权完全掌握在日本顾问手中。该伪*还发布宣言和通电,声明与南京国民政府脱离关系,宣布独立。12月16日,关东军强行解散辽宁地方维持会,正式成立伪奉大省政府,*臧式毅为省长。1931年11月10日,沈阳成立了伪奉天省地方自治指导部,*于冲汉为“部长”,然后派“自治指导员”到各县扶持地方傀儡*,组织地方武装。
1932年,关东军决定将各省伪*联合起来,建立起在日本控制下的“新的统一*”。2月16日,在关东军*纵下,张景惠、熙洽、臧式毅等在沈阳召开“建国会议”,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张景惠任“委员长”,臧式毅、熙洽、汤玉麟、齐默特色木丕勒、凌升与张景惠6人为“委员”,并决定3月1日成立“新国家”。18日,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25日,又发表“新国家体制”规定,规定“新国家”的“国名”为伪“满洲国”,“元首”叫做“执政”,国旗为红、蓝、白、黑满地黄的五色旗,“年号”为“大同”,定都长春并改称“新京”。29日,“全满建国促进运动大会”通过宣言和决议,并派代表去旅顺“敦请”溥仪出任“执政”。3月1日,发表《建国宣言》,宣告伪满洲国成立。6日下午,在关东军严密护卫下,溥仪前往“新京”。9日,溥仪就任“执政”。10日,溥仪以“执政”名义公布了由关东军内定的伪官员名单。同一天,溥仪便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一个可耻的*密约——《日满协定书》,将“满洲国”的主权拱手交给日本。
9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承认伪满洲国。1934年3月,伪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年号”由“大同”改为“康德”。实际上,博仪这个傀儡“皇帝”,一切都得听任日本帝国主义摆布,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