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已经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家。这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反抗。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反抗侵略者们的压迫,沉重打击了列强在华的统治。因此,列强就叫嚣要用武力*义和团。
1900年5月28日,奥、英、德、法、意、日、俄、美八国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北京。5月31日和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50人陆续从天津开抵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继续向中国增兵,24艘军舰和2000余侵略军向大沽口集结。10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向北京进犯。14日,西摩尔联军所乘的火车在廊坊车站等处被义和团包围,联军到处受到义和团和董福祥的甘军的袭击,被迫沿北运河向天津逃窜。6月15日,各帝国主义国家舰队司令会议大沽口,议决出兵,发表宣言,助清“剿匪”,以*中国人民,扩大侵华战争。16日,俄军中尉*麦季耶夫把最后通牒送交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限次日凌晨2时交出炮台。罗荣光严正拒绝。17日凌晨,联军发动猛攻,驻守大沽炮台的爱国官兵奋起反击,终因弹尽而无后援,使炮台失陷。
在八国联军大规模入侵面前,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战”与“和”的对立主张。以端王载漪、庄王载勋为首的一派主张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竭力主战;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另一派则主张把义和团*下去,不给列强以借口,他们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坚决反对轻下战书和围攻使馆,尤其反对向列强同时宣战。为此,从6月16日开始连续几天御前会议上,两派唇枪舌剑,展开激烈争论。正当此时,有一偶然事件发生,即慈禧太后得到一份伪造的洋人照会,其中内容之一,是“勒令太后归政”。慈禧闻听*然大怒,于6月20日发出宣战诏书,并将反对宣战的立三、徐用仪、许景澄、联元、袁昶等大臣处死。同时,颁布了正式招抚义和团的上谕。然而,就在清政府宣战后不久的25日,慈禧太后就指示荣禄派人与使馆议和。29日又电令驻外国使臣,向所在国政府解释:“即不自量,亦何至各国同时开衅”,乞求各国体谅,并保证“设法相机自行惩办”义和团。
与清政府对列强乞和的态度相反,京津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奋勇抵抗侵略者,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天津义和团和驻军在大沽失守后,又在紫竹林东面的武备学堂、东局子和老龙头火车站、纪家庄、八里台等处与八国联军展开激烈搏斗。八国联军不断增兵天津,达18万多人。7月14日,联军用炸药轰塌城墙,清军和义和团与侵略军展开激烈巷战后,被迫撤出,天津失陷。在天津保卫战的同时,北京义和团和清军正在攻击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从6月20日至8月4日,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56天。清政府则对义和团施行借刀杀人的毒计,对使馆区采限名为进攻,实为严加保护的策略,因此义和团终未攻下使馆区。从6月15日至8月16日,义和团和清军进攻西什库教堂62天,也未能将教堂攻下。
8月4日,八国联军2万人,以英、日、美为左翼,俄法等军为右翼,从天津沿运河西岸北犯。虽经义和团和清军奋力抵抗,但由于裕荣、李秉衡先后自杀,军心涣散,致使联军长驱直入,于13日直抵北京城下。当日夜,俄军抢先进攻东便门。14日,北京陷落。15日凌晨,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少数亲信臣仆仓皇逃离北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