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公主朱尧媖(?-1608年),明穆宗女,母不详。下嫁梁邦端,万历三十五年逝世。
朱明王朝的皇家,有一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规矩,即驸马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的人家,近亲中便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休回家。《明世宗实录》中便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问刑条例中,沿袭至今,遂为定例。以故诗礼世家、衣冠世胄,俱不愿与王家结亲,惟闾井白丁扳援宗戚,转相诱引……覆议‘累朝以不许王亲除授京职,盖亦防闲之道宜然’……”
原来是为了不让王公贵族及大小臣工,借皇家姻亲的身份为非作歹,危害*。说得倒也头头是道,可是一个家族若有子弟被选为驸马或仪宾,则举族不能应举做官,而所谓的驸马仪宾也不过是做一个领干俸的虚职。这样一来,民间的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视与皇家结亲为畏途。于是,公主及宗女们的丈夫,往往素质参差。
《明英宗实录》中便这样记着:“……富家子弟投托各主婚官员与议婚阴阳人通同作庇,有钱求嘱或虽人物鄙猥,亦称年命相宜堪与成婚,无钱求嘱者虽人物聪俊,遂称年命相克难以成配,以此多不得人。”“各处王府选择仪宾赴京授职,多有人物鄙偎,礼貌粗陋者……”堂堂公主宗女,居然会嫁给丑陋顽劣的市井小人,真是悲剧。陈规陋习与至上的政治利益下,她们遂成为贪官污吏和市井小民卑劣计谋的最大受害者。
现在永宁公主要出嫁了,太监头子“掌管司礼监”冯保仿佛又听到了银子的敲击声。在收受了巨额贿赂之后,他居然为花容月貌、豆蔻年华的永宁公主选了一个身患痨病的梁邦瑞为驸马。在那个年代,痨病是不治不症。梁家知道儿子命不久矣,巨大的财富不如用来买个名声地位。于是舍出家底,买通了冯保等人,硬是将这个病鬼塞给了公主,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亲。对于年青的皇帝万历来说,他从小就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冯保畏惧万分,冯保利用太后压制小皇帝,为所欲为。现在又将脏手伸向了永宁公主。
在婚礼上,情绪激动又劳累过度的梁邦瑞就当众吐了血。为这桩婚事敲响了丧钟。但是他没有想到,做驸马,过了选聘的一关,还远远没有完。
明清两朝的内廷对帝王家的私生活予以严密的管理,并为此制定了一套荒诞的管理制度。内廷不仅有宦官,也有女官——可以想象,一类是身体残缺的废人,一类是终生幽闭后宫,连正常男人都看不到的老*,他们的心理变态会到何等程度。这两类人怎么看得惯别人正当的*呢?因此他们常串通一气,在后宫作恶。
皇室的家规里还有这么一条:公主下嫁后,必须派一位这类老女官给她,全权管理公主的大小事务。而名义上已经出嫁的公主,实际上只在公主府里度过大婚的一夜,便要搬回后宫专设的殿宇居住,空荡荡的公主府里便只住着驸马一人,如果公主与驸马要见面谈情的话,驸马必须赶进宫去与她见面。然而,这样的老女官,最看不惯的,当然就是公主与驸马之间卿卿我我的场面。因此,假如驸马想要入宫去与公主相会,享受夫妻之情的话,势必要遭到这个“管家婆”老女官的百般刁难。公主与驸马如果不拿出大堆真金白银出来行贿的话,根本就过不了她们的关,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妻子)。
现在,梁邦瑞将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管家婆,以及与她勾通一气的太监群。
管家婆早已知道太监头子冯保在这桩婚事上,大捞了一笔银子,自然胃口大开,对梁邦瑞所送的例行金银不看在眼里,满心希望在这位病驸马身上发财致富。梁邦瑞自认已是皇亲,却被小小的女官如此作弄,终于忍不住辩解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