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
成吉思汗出征西域,令三女儿阿剌海别吉留在今日的包头地域为监国公主,帝国内的一般事情由木华黎具体负责,凡遇到大的事情都得向阿剌海别吉“请示,然后才能办理。”
1994年,在武川东土城乡出土了“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这是阿刺海别吉的官印,也是她行使监国权力的有力的佐证。孛要合出征西域归来,阿刺海别吉的丈夫镇国已经去世,成吉思汗让孛要合袭封北平王,并娶阿剌海别吉为妻。
明睿有智略的监国公主
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不愧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女,《元史》说她“明睿有智略“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就是说,她聪明有智慧,成吉思汗出征时,对家里没有后顾之忧,这主要得力于三女儿阿刺海别吉啊。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回师伐金,仍是汪古部为前导越过阴山。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夺取云内州等地。公元1217年,木华黎率军驻在青冢,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昭君坟。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派人前来犒劳,慰问将士。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阿剌海别吉仍然履行监国公主的职权。公元1228年,中都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有信安等结伙劫掠,王楫等仍奉监国公主命令率兵前去剿灭。
阿剌海别吉嫁给孛要合没有生儿女,孛要合的姬妾生了三个儿子,即君不花、爱不花、拙里不花。阿剌海别吉对待他们就象亲生儿子一样,非常贤德。孛要合死后,追封为赵王。阿刺海别吉死后,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孛要合和阿剌海别吉居住的王城也被称为赵王城,就是今天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
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海别吉大约出生在公元1186年左右,她在今天包头故土上生活约30多个春秋。中外不知有多少史籍都记载了成吉思汗的戎马生涯,然而却很少提及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如何“明睿有智略”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
人们景仰的女英雄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包头蒙古学学者、作家刘雪先生创作了长达2800余行的叙事长诗《监国公主》,这是第一部描写监国公主阿刺海别吉的文学作品。之后,刘雪先生又根据长诗《监国公主》改编了历史散文剧《监国公主》,为我们了解这位历史上的蒙古族女英雄提供了具有可读性的蓝本。
在这里,我们需要多说一点。在刘雪先生的长诗里,铁木真最初是把阿刺海别吉许配给了汪古部的首领、老年的阿刺兀思,而不是阿刺兀思的长子、阿刺海别吉看上的白马王子不颜昔班。当时,对于阿刺海别吉来说,父命难违,只能顾全大局,为了蒙古部和汪古部的联合而牺牲自己的幸福。两年之后,阿刺兀思去世,根据当时的习俗,阿刺海别吉才嫁给了自己真正的心上人不彦昔班。
在金庸的小说中,她是华筝的原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