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公主这种心静如水、与人为善的性格,直接地表现在她的爱好上。唐太宗最擅长写一种叫“飞白”的字体,这是一种枯笔书法,如疾风劲草,风格苍老,字体苍劲,形虽枯而神韵悠远。晋阳公主经常跟在父亲身边,父亲批阅奏章,她也拿起毛笔在一旁习字。她经常临摹父亲的“飞白”,久而久之,她字跟父亲写得一模一样,能写一笔极佳的飞白书法。小小的女孩子写出遒劲的字来,拿去和太宗的御笔放在一起,大臣们根本分不出哪是皇帝的亲笔、哪是小公主的临摹。所以只要她愿意,将来她甚至可以冒充父亲的笔迹批奏章了。
可以看出小公主唐太宗极得喜爱,众所周知,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而晋阳正是李家起兵的地方,是李家的根本,所以唐太宗给小公主“晋阳”的封号,也可看出唐太宗对小公主的疼爱异常。
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字叫兕子。“兕”是犀牛的一种,有尖角,苍黑壮硕,很凶猛。给她起这个小名,大约是希望她长得健康,能抵挡一切不测和疾病。可惜这个名字,并没能挽救她娇弱的身体。这个异常聪慧的公主,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病死了。
每次上朝的时候,唐太宗看到自己的身边空空如也。一旁的小几还在,但再也不会有小公主习字的身影了,小公主也不会再拿着自己的“飞白”向父亲要表扬了。他烦闷的时候,也再也不会有小女儿当解忧果了。唐太宗是个善于自我控制的君主,此时却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如此伤心,以至于他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临朝,经常办着公就哭起来,许久都不能平静。一天要哭几十次,人也迅速消瘦和苍老了。
大臣来劝,唐太宗说:“你们不用劝,我难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有用吗?我不是不想控制,实在是不能控制啊!”——此话非有情人不能出口,说得出这句话,太宗念女之情确是深切至极了。
为了让自己能够找到一丝安慰,太宗下令,将晋阳公主的封邑所得,全部用于在她的墓旁建造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