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你好,很久不见了。”
王经理说:“我上次来你这儿,你不在,听说去县里送货了。”
朱老板说:“哦,最近货不好走呀,忙着把货压下去。”
王经理不动声色地引导着:“你这么负责,我该给你申请销售奖励了,货走了多少?”
“走得还可以,一天平均三箱,已经不多了。”
“那我看能不能申请点奖励,再发50箱货过去?”
“还不着急,我最近的款有点问题,上次的货,现在还有25箱呢。”
“哦,好的,过几天再联系。”
直接问“朱老板,现在还有多少货”,可能不是最好的策略,派销售代表去盘库的费用也比较大,上面的手法可能比较恰当。过了三天,王经理给朱老板打电话,通知朱老板奖励没申请下来,但因为产品全面积压,公司已经决定降价。朱老板的存货可以补差价,具体金额按三天前的库存计算。
这样操作,使朱老板占了三天出货的“小便宜”,王经理也比较准确地了解了库存。
如果说话的对象不只一个人,那么说起来就更为复杂,所要顾到的方面就更多。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嗜好和推测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面对两个人说话,在某一点上,他们甲乙两人都不同意我们的意见,而在某一点上,甲同意我们,乙却不同意我们;或是正相反,乙同意我们,而甲又不同意我们;或者甲和乙都不同意我们,而他们彼此之间也互相不同意。这时候思想里就要绷上三条线,同时能照顾到这三条线的发展,考虑到它们的互相影响,而不可偏废。
不可偏废的意思是说,在说话过程中,要避免把焦点偏向其中一个人,而忽略了另一个人。否则的话,我们同甲谈得太多,会使乙坐在那里发闷,对谈话失去兴趣。而任何一条线崩掉了,我们的谈话也就失败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