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学会理财,不浪费每一分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一些人的消费观念也陷入了一个新的误区———高消费。不知何时,高消费的热潮也迈进了以往宁静的校园。
校园高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校园高消费首先说反映在“吃”上。
学生时代,是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父母们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考虑,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各种营养保健品。除了一日三餐要保证丰富之外,更增添了第四餐、第五餐。于是,校园内外的商店里堆满了五花八门、包装精美的小食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据报载,某校的小卖部门口每到课下就挤满了学生,还有一些校园“款哥、款姐”,吃不惯学校的大锅饭,经常下饭馆吃小灶,一顿花去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可谓是挥金如土。
第二,表现在“穿”上。有些学生课下聚在一起,谈论的不是功课,也不是难题,而是一个个脱口而出的名牌:阿迪达斯、彪马、开拓、耐克、金利来、鳄鱼、老人头等。上千元一件的皮衣,四五百元一身的套服,二三百元一双的皮鞋,在当今中学生中已不足为怪。
第三,表现在玩乐上。如今“圣诞节”、“愚人节”已经成为学生们必过的节日,“生日part”的火暴程度更是众人皆知。“party”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请朋友到餐馆吃一顿,酒足饭饱后,还要请大家一起去娱乐一番,溜冰场、电子游戏厅在这时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这样一个生日下来,花去几百元也不足为怪。
第四,名目繁多的礼尚往来。我过生日你送我一张音乐卡,你过生日我便不能再送贺卡,转而赠送精美的小礼物。下一轮便须打破上一轮的记录,变成你送我一只三四十元的小狗熊,我送你一个五六十元的大洋娃娃,出手越大方,友谊越牢固,情义无价……
花销众多,但是懂理财的青少年却少之又少。根据调查报告显示:79%的中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总结,64%的中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用钱开销,只有12%的人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定期的总结和预算。
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孩子们早已是“财政赤字”了。很多中学生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偏见和误解。他们一般不会想到对零用钱进行定期结算和预算,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孩子手中的钱最终来源于父母,从根本上看,孩子的浪费是父母约束不力造成的。
曾有报载一名初一学生,因大便时没带手纸,于是当着好几个同学的面,从自己的皮夹内接连抽出4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擦完**后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厕所。
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家长会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行为,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及其父母看到这则报道又会作何感想。
现在的孩子像这样不懂得珍惜金钱的不在少数,出现这种状况,是社会影响的结果,也是家长溺爱的结果。我们很难想像,这样的孩子以后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能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理智消费的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简单地说,“财商”就是理财的方法和能力。外国的孩子买东西,通常会东转转,西看看,比比哪一个是我最需要的,然后再买。
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很少会这样,他们往往看到什么喜欢的,就不叫考虑地马上买下来,这就是缺乏财商的表现,孩子缺少消费方面的指导,不会理财。
理财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如果只懂得怎么拿钱,而不知道怎么花钱,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钱财,那样的花费只是挥霍。
而勤俭节约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用自己血汗钱购买物品的父母的尊敬。勤俭节约不仅使家里的各种东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有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