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全传: 如何成为亿万富豪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堪称楷模克勤克俭善待人(3)(2/2)
    “电梯上不了顶楼,踏进了长江大办公厅,更换了一个穿着制服的服务员陪着我们拾级步上顶楼,李先生在那儿等我们。

    “那天下雨,我的一身雨水的,李先生见了,便帮我脱下,他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不劳服务员之手。”

    双方做了第一单广告业务后,彼此信任,李嘉诚便减少参与广告事宜,由洪小莲出面商谈下一步的售楼广告。

    “有时开会,李先生偶尔会探头进来,客气地说:‘不要烦人太多呀!’

    “我们当然说:‘愈烦得多愈好啦,不烦我们的话,不是没生意做?’……”

    加拿大名记者john demont对李嘉诚的为人赞叹不已:

    “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如果有摄影师想为他造型摄像,他是乐于听任摆布的。他会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侧身向前摆个姿势。”……

    “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到,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

    有人说李嘉诚的作为带有功利性。诚然,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一个人想绝对没有功利意识是不现实的。不过,李嘉诚的“予人以善”,更多的是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这种思想,已深融入他的心灵。

    也许,下面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1991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他在信中叙述自己山穷水尽,万意俱灰的处境。李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重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他却亲笔复信,以诚挚的态度为他“指点迷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