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我的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章 职业规划与个人生涯管理(5)
    第九章 职业规划与个人生涯管理(5)

    “认识我自己”还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与之相对的石柱上刻着另一句箴言“毋过”,这两句名言作为象征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喻”,告诫着我们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在我国,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大军事家的孙子则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传世。可以说,从古到今,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无尽的探索之中。“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如此的问题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现代人在社会中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理想的工作机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我们可能会成为职业社会的迷失者。

    有的人在刚参加工作时,很难准确的定位自己,也很难真正的认识自己,他们只是一味地关注企业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同学和朋友之间找工作互相攀比工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等。譬如有同学见自己同一年毕业的同学找了一个月薪3 000 元的工作,他就开始给自己设了目标必须要3 000元才接受一份工作,于是还告诉应聘企业“不得低于3 000月薪或者低于3 000的月薪根本不考虑?”或者一听说周六需要加班也从来不考虑,宁可在家休息也不愿意去接受一份锻炼机会不错的工作。这部分人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小毛驴和小猴子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子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子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房顶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子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

    你认为小毛驴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这就是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缘故。

    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水平都不知道,还怎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呢?

    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喜欢的好工作,但要找一个好工作,要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前程,我们迫切需要做好自我分析、自我探索,只有了解自我,才会走好自己的职业之路。有关自我探索的问题有:我喜欢什么工作?为什么喜欢?为获得这份工作,我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我的实力在哪里?可能遇到的阻力是什么?我能否逾越阻力?我还需要什么教育背景?我如何获得这份工作?这一连串有关自我的问题需要你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

    当你弄明白自己所要的前景以及自己的相关条件时,你就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正所谓“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善于给自己的生活做出计划的人往往比较勤奋、进取,擅长理性思考,对生命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谨慎把握,一般都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功机会也就自然和他们有缘。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你而开始,这足以说明探索自我有多重要了。

    自我探索,认识自己的条件,认识自己的内在需求,从积极的角度来感觉自己很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你就能跟上积极的行动。行动会带给你成功的体验,在你的生活中发挥深远的影响,始终面对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把握你自己,这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提倡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五类,人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导师邓小平当初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设想进展顺利,在上世纪末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现在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全民小康,创建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建设让我们的生活和物资越来越富有,人们追求的层次也在逐渐地上升,尤其是我们当今的大学生们,更应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然而,我们很多人都不愿花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成为作家,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好老师等等,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背弃了自己的初衷。到了老年,失败者会叹息自己的错误选择,却再也没有时间去弥补自己的错误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