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的全部,将来终归要孩子自己独立地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竞争。13岁,该是中学时代的开始,正常来说,6~12岁是小学的时期,在完成了小学的启蒙教育后,中学可是孩子们花季般的时期,这个时期逐渐地开始追求自我,被冠名“问题少年”也多出现在这个年龄,“离家出走”、“早恋”、“打架斗殴”等等的问题少年也伤透了不少父母的心,有的家长和老师们就认为不得了了,有时甚至采取了过激的措施,“体罚”、“辍学”是他们惯常的手段,我是觉得父母大可不必这样冲动,应该做耐心的引导,这正是孩子们追求自我和寻找自我的一种表现。人在一生中追求自我和寻找自我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这样的经历是他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如果父母能够正确的耐心引导,这些问题少年一旦在学习上“发飙”起来将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将会非常的强,父母从今以后完全可以放心地站到一边去看你优秀孩子的精彩人生表演。
如果说“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早恋”、“辍学”是问题少年们的特征,那么我可能也算得上是真正的问题少年了,不过我有一位和蔼可亲、懂得循循善诱的父亲和一位关爱孩子并不断给其希望与鼓励的伟大母亲,12岁到14岁两年间的问题少年就此结束,从此开始了我独立追求人生梦想和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疯狂经历,至此我的父母和家人从来没有为我操过心,但从小“规规矩矩”的听话小孩我的哥哥和姐姐兄长们,如今却是最让父母操心的人。
15岁开始,大部分孩子开始进入了高中,职业的试探逐渐重要起来,多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去发掘自己的兴趣,从已有的兴趣中提炼出大致的职业方向,逐渐试探,高二开始文理分科,高三考试填报志愿考大学。我建议家长和学校应该适当安排高一和高二的同学去参加暑期的社会职业兴趣实践探索活动,不是一味的为考大学而考大学,通过积极地试探,考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与之相关的大学,这才是我们应该要追求的。我这几年来调查了北京的12所全国重点大学,不少北大、清华、人大等学校的学生读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一味地追求名牌大学,而忽视了考生的专业兴趣。结果是,北大、清华和人大等也有不少读了不感兴趣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没有方向,找不到理想工作倍受打击,有离家出走的,也有跳楼的。
大学时期
18岁,顺利走过来的同学开始踏入了大学的校园。大学是踏入社会的最后一堵围墙,是连接社会的一个社会小舞台。很多同学来到这里便松了一口气,大学梦终于实现,被大学里的五花八门的社团和各种新奇的事物包围着,社会上不少公司和社会团体也到大学里招新,选择与不选择,选择什么都是你说了算,人生实现了第一次没有父母在身边的自由。有的人有明确的规划,继续开始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有的人迷茫,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在社会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当大学四年即将毕业,马上要踏入社会时,“就业难”成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愿意看到的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少有的几个怀疑大学价值的人毅然地离校干了自己的事业,半信半疑的人留了下来继续寻找新的方向。“就业难”的现实越来越逼近,有人觉得仅仅一个本科还不够,于是便希望通过考研来追求更先进的交通工具“飞机”,这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随波逐流地开始了茫茫考研路,这些盲目考研的考研无意识大军,殊不知“飞机”这个交通工具虽然现代,速度快,但没有方向的飞机搭载的可是危机!李开复博士在其博客撰文“为中国高等教育献策”中很严正地说:“中国高校培养了太多的硕士、博士,但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缺乏市场所需人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