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浮云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一一)道佐人主(2/2)
    慧轮沉默了一阵,然后盯着他道:“你是嫡次子。你二兄行走不便并身带暗疾,无法生育。唐公之位将来多半是你的,又何必急于培植羽翼,多生事端,徒惹人猜忌。”

    唐棣半响不语,最后说:“非是弟子有何妄想,只是兄弟们都多蓄门客,结交强臣。弟子若没有一点实力,恐怕即便是公父传位于弟子,弟子或许也最终不可得国。”

    慧轮叹了口气,双掌合什,唱了声佛号后道:“你想知晓何事?”

    “弟子想问的是,如雪舟大师这等有道高僧培养行僧的目的是什么?”

    惠轮道:“弘扬佛法。”

    就这么简单?唐棣面露疑虑之色,问道:“请问师傅,弘扬佛法与培养行僧之间有何关系?”

    惠轮道:“道佐人主。对于行僧来说,这个‘道’虽然包括了许多的术与谋,但其根本依然是佛法。”

    “道佐人主”出自《道德经》之言“以道佐人主者,不已兵强天下。”意思就是:凡是以道治理国家的国君,都是不用兵甲强行争夺天下的。今日惠轮居然引用道教始祖之言,这个实在是出乎唐棣的意料。

    “行僧的使命并不完全相同,得看行僧本人的际遇。其中之一就是辅佐人主,用佛法去化解人主内心的孽障,使得世间少造无谓的浩劫,并竭力使佛法在人主治下得以传扬。”

    “请问师傅,行僧的目的究竟是为了阻止浩劫,还是传扬佛法?”唐棣再问。

    惠轮道:“浩劫若来,又岂是行僧所能阻止的。”……

    与师傅的一席谈话后,唐棣明白了:行僧做的是一般僧侣无法做到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才学与权谋来辅助人主,为人主谋划,但其根本的目的乃是在人主的治下弘扬佛法。

    当他从慧轮那里出来时,心情大好,师父终于解去了他心中的疑惑。

    慧轮比裴黯更了解这些行僧。这些行僧在万佛寺也并非是代代都有,但每隔数代,总会出现一名类似道知或者雪舟那样的僧人,然后就培养出来了一批行僧。这些行僧云游天下,目地看似神秘,但其最终一点还是为了弘扬佛法。随着行僧的辈出,万佛寺也是越开越多,甚至遍布北疆、南洋、大洋洲与美洲。且创下了奇功伟业的行僧也时而横空出世,如建立奥州安唐万佛寺的行痴,为唐国取下旦州的韩洐等都是行僧。

    “算谋为表,佛学为体。”这便是惠轮对这些行僧的评价。

    行僧要传扬佛法就让他们去传扬好了,最关键的是他们无疑是唐棣所需要的那种人才。无论是承国、立国还是谋国,人才总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位君主,或者是未来的君主不想吸纳人才,只是英明的君主选择的是俊才,昏庸的君主得到的是蠢才或杀才罢了。

    据冯原书信所言,一个尘前的才学就是不凡,何况还有另外十四名行僧,其中未必就没有比尘前更加出色的。据此推测,雪舟的这批弟子不仅才学出众,还通达世俗人情,更熟知天下地理,这正唐棣他所需要的。若有可能,尽量地将他们笼络到麾下……

    他心中甚有大志,不仅是要承袭国位,治理万民,还要仿效先祖文治武功,一展抱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