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曰:“刘备何人也?”我一听乖乖了个龙的东果然精明啊。遂道:“刘备此人虽颇有仁义之名然则实际却颇为奸诈割据城池据受王命非真英雄也。”老母曰:“大王之言有失偏颇也。吾久闻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率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名卓著。世间黄童白叟、渔夫樵子皆知其名真乃当世英雄也。汝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王虽造福一方但名不正言不顺吾岂能令子投汝。”
我听了心中哑然失笑果然如历史记载的一样徐母果然是臭脾气只不过是将脾气的对象由曹操改成我而已。好在我比曹操仁德、宽宏许多徐母对我所说还算是客气比对曹操所说的好上许多。
程昱见徐母不应恐我怒急道:“大王勿要动怒今徐母欲以言语激怒大王以求死也。其若死大王一则落下欺凌妇幼之恶名二则徐庶必死心塌地归服刘备也。”我笑道:“仲德我等多年不在一起汝对孤还是不甚了解。孤并未动怒反而觉得老母之言有理耳。然则其理只是小义却未得大义也。”
此言一出不仅程昱愕然徐母也是愕然。徐母道:“久闻大王能从善如流胸襟广阔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老身佩服。然则老身平日颇读些诗书公言吾只知小义不知大义吾实不服也请试言之。”
我笑了笑挥手屏退左右只留程昱在此。缓缓道:“当今天下时逢乱世百姓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应天顺命必会出一明主结束此乱世以救万民耳。老母以为然否?”徐母道:“甚善!”
我接着道:“老母可能不知在前二十年前孤就料言天下有三人之才学可与孤相敌耳。第一便是曹操孟德其统兵作战颇有谋略且胜不骄、败不馁为当世一等一的英雄也。然吾早洞悉其弱点耳。其为人过于残暴有失天下民众之心且其为人疑心病过重宜为智者所乘。故其最终为所败。可见孤所言非虚耳。江东孙氏一门英豪我亦早有察觉。然则其不论何人主政皆不可一统天下以定中原耳。老母以为为何?”
老母道:“孙权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兵精粮足猛将如云焉知不能一统天下耶?”我大笑道:“我说老母知大义有限矣。江东门阀众多保守之习甚浓皆只是惟愿保家而不知进取、不善进取者也。故不论何人主政皆会受限于门阀以致无力逐鹿中原。最终充其量不过一割据诸侯耳迟早为他人所灭。如果能能破除门阀影响打击士族保守习气励精图治重用北方贤德之士若可奋力一搏耳。但以目前孤对孙权等人了解看其才必不能达此地步矣。老母以为然乎。”
徐母闻言半晌无言额头冷汗冒出良久回言道:“大王之言甚是有理老身并未看到如此深远之内幕大王之眼光果然厉害。”好吗不给你点厉害瞧瞧你还真不能我当盘菜啊。现在言语都客气许多。
我接着道:“适才老母言刘备种种善处甚惜老母又错矣!”徐母愕然道:“何错之有?”我笑道:“老母以为刘备乃天下英雄必能一统天下耳。只是可惜刘备虽有贤名却有几大弱点孤了如指掌其能力再大亦飞不出孤掌心矣迟耳必为孤所擒也。”徐母道:“愿闻其详。”
我笑曰:“刘备昔年未得诸葛亮之前先后投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皆不克终不是夺其主位便是叛其主而走可见其虽口称仁义其实亦乃功利之徒惜天下人为之所蒙蔽耳。当然孤亦夺刘璋之位可能不会比其高尚些。但孤从不讳言于此至少比那些口称仁义实甚奸诈之徒坦荡些吧。此刘备其一假仁义之弱点也。其二刘备未得诸葛亮前狼奔兀突奔走天下几无容身之所可见其才能有限空有其名无有其实耳。而孤与曹操及江东孙氏父子三雄之基业哪位不是一枪一刀血战而来的。此其二刘备徒有虚名实乃无能之徒耳。其三刘备麾下只有一州之地谋臣一两人名将三四人而吾据有中原、巴蜀麾下可谓谋臣如雨名将如云如文有:郭嘉、贾诩、荀彧、荀攸、刘晔、戏志才、田丰、沮授仲德。武有:赵云、马、典韦、高顺、太史慈、张辽、甘宁、张合、高览、徐晃、臧霸等。实力强其多倍以上。就是江东孙权处实力亦比其深厚也。此其第三弱点实力薄弱也。其四第四大弱点乃是过于倚重诸葛亮耳诸葛亮虽乃天下杰出之谋士但孤亦有郭奉孝可以相敌6伯言亦不惶多让。惟诸葛亮此人过于自负皆以为天下之人皆不如其聪慧喜欢大权独揽处处亲躬。其导致的恶果必是其不能久持久持必会劳累至死。其一旦归去荆州因前处处皆有诸葛亮照抚现今突然撒手必会人才不继急凋零。那时纵孤已归去孤之子孙亦必可轻易而下荆州也。此其第四弱点也。此刘备之四大弱点吾皆洞悉明白故其不可能将孤击败一统中原耳。方今天下非自夸唯有孤方有此才能方有此实力一统天下老母以为然否。”
此论一出即使贤名程昱者亦是傻眼徐母更是惊呆莫名。随即大悲曰:“吾思王上之言十分有理然则大汉天下实已无救乎?”我笑道:“老母不必悲伤正有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间也没有不灭的王朝今大汉气数已尽覆灭早晚间事耳。但不要忧虑天下朝代更替实属寻常只要新君贤明百姓怎管你改朝换代。老母可曾闻听民谣曰:百姓旦知村长谁哪管皇帝谁来做。只要君主贤明老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要说改朝换代百姓无所谓就是皇帝由女人来做了只要其确实能造福苍生恐怕百姓亦会愿意的。”
徐母听了长叹一声默然不语。我接着道:“明人不说暗话。对老母孤实话实说孤确实想做皇帝建立新朝代大汉而起。”此言一出不仅老母闻听惊讶就是程昱也是第一次听我明说亦是面有惊骇之色。我看二人面色道:“勿需如此紧张大汉气数已尽必为他人所取代。当今世上能代汉而立者无非孤与孙刘三人耳。孙权进取心不足不足为大汉开疆拓土扬威四海;刘备虽有心但其才不足亦不能为大汉降伏四夷威加天下。只有孤即有心亦有才若孤代汉内可保天下安康此时中原各地皆民生大复百姓安康可以为证;外则制伏蛮胡扬威四海此点亦可以孤平羌氐、破三胡、灭辽东为证。将来孤还会为大汉万年长远计开疆拓土纵横万里。老母乃明理之人现今当明白汝助刘备实乃小义只能保守一方对中华万年基业所助有限。若能助孤则可泽及天下威加四海可称大义。小义、大义之间愿老母自思之。“
徐母闻言泣泪半晌方道:“今日闻大王教诲老身方知大义也。今大王不以小犬为不才欲用之造福天下。老身愿写书劝其来归同归大义也。”我闻之大喜遂令人取笔墨纸砚侍候。徐母提笔作书一副于徐庶令其来归不得有误。我得书命人用箭射入樊城荆州兵得到交于徐庶。
徐庶展开观之顿时泪流满面。徐庶至孝多年未见老母心中牵挂今见母亲笔信至感伤非常。却见其母招其归降心中踌躇。思虑再三不得已担心老母终命人至我营中纳降。我大喜过望好生款待使者善言相待令其见过徐母回告徐庶。徐庶得使者报知老母无恙且真心相招遂下决心献樊城而降。我大喜过望重赏徐庶令其和老母相见。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徐母将吾所说言语细细说与徐庶徐庶闻言感动亲来见我。
徐庶曰:“感谢大王善待老母今从老母处得知大王高义愿相随也。”我大喜过望曰:“元直相投真令孤喜出望外也。君可有计于孤如何得破荆州耶?”徐庶长叹道:“刘使君待吾甚厚我不相谋之望大王见谅。”我钦服道:“元直不忘旧主真乃忠义之士也孤安敢怪罪耶!”遂封其为军师中郎将于贾诩等同列留在军中听用徐庶拜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