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闻歌勒马问农夫道:“此歌乃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玄德闻之甚喜遂策马前进不数里果望见卧龙岗诸葛庐。
刘备大喜往见然则开门童子告曰:“先生今早出门访友不知何日来归。请公它日再来。”刘备十分遗憾败兴而归。回到新野徐庶闻听暗暗好笑知诸葛亮有意难为刘备。
不数日从人打探报曰:“孔明已回。”刘备大喜遂与关、张二人两次往见。谁知又不是诸葛亮乃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也。刘备怏怏不乐留书而回。徐庶得知心中暗笑诸葛亮心意已动却要摆摆架子也不说破。好言抚慰刘备言当选吉时再往也。刘备无奈乃从其言。
冬过春来时间已是公元2o4年春袁绍已死曹操正与袁谭、袁尚等相持于冀州。刘备选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再往卧龙岗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曰:“兄两次前往相见其礼太过矣。谅其无才不敢相见耳。”张飞亦道:“若要见他也不难。待吾令人将其绑来便可。”刘备怒道:“不可无礼。军师有言岂会作假。汝等若是怕冷不想前去。我一人去便是。”关羽道:“怎能让兄长一人前去我相陪便是。”张飞亦道:“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道:“你太鲁莽若同去不可失礼。”张飞应诺。
这一日玄德至诸葛庐问于门童。门童言先生已回奈正在午睡不敢相惊耳。玄德遂侍立草堂之上待诸葛亮自醒。张飞不忿便欲放火关羽劝止。
不久诸葛亮醒来闻童子报刘皇叔来访遂更衣出迎。刘备见其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未胄左将军刘备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急扶起玄德落坐。
二人叙礼毕谈及天下大事。刘备道:“徐元真向吾举荐先生。闻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玄德曰:“德操、元直之方实乃太过。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忙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也。当以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刘备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获。愿先生教吾。”孔明道:“自董卓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征西大将军蒋锋此人识才爱才之名冠绝当今今雄居四州之地粮草充足财力丰裕且有山川之险智臣猛将极多更不可相争也。犹其人智谋迭出、用兵奇险所统兵以来无不破者四年前更击破二十万胡蛮更见其能。吾观其才犹胜曹操。此乃天下第一劲敌也亦不可谋其。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而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马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另外益州险塞活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而成帝业。今虽为骠骑大将军蒋振华所据但不久其必于曹操相争于北方若等其平靖平方益州不可得也。若趁其置蒋曹之争而不能回寻机取之。则将军大业可成也。如是将军既汉室帝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阴西和诸胡南抚越胡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而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为将军所谋者唯将军图之。”言罢令取荆州与益州地图于备言:“将军可先取荆州以为容身。待有良机伺机取益州若能成功则将军大业有望矣。此间因要夺蒋振华之益州诸为不易也若能成大业有望若不成则汉室无望也。愿将军自勉之。”玄德闻言:“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去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乃备之宗亲安忍夺之。益州为蒋振华所领若无先生相助备安能取之?”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必亡。公可趁机取之以为容身。益州之地能否与取要看天数耳。非人力所能及也。”玄德拜请孔明道:“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浅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道:“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告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罢泪如雨下。孔明见其意甚诚遂同意出山。刘备大喜唤关、张入拜献金帛等礼物孔明本不欲受。刘备固请乃收。(题外话上一段话便是千古名谈‘隆中对’的历史更改版,和原先的隆中对差别并不大。却说我在日后闻知刘备与诸葛亮这篇内容与史实大同小异的隆中对时不禁暗自冷笑。谓郭嘉等道:奉教认为此隆中对是否绝妙贾诩沉思一会道:由见可见诸葛亮确深通地理,慧眼识人,其兵分两路分取中原之策略亦颇为精妙,可为佳作果然妙才!郭嘉道:我等中原财雄势大,岂是江南之地可比何况其焉能从吾等手中强夺益州耶只要吾等力保益州不失,此隆中对不过空谈耳!我心中亦想道:诸葛亮你想得倒美。你想袭取益荆两州先就得看我同不同意。就算你有本事能从我手中强行夺得益州你不得百姓之心占了益州也是枉然。何况益州之地虽为守之易但攻之也难。你想从益州北上攻取关中及陇西诸地并受制于粮草不能成功。六出祁山失败便是证明。我何惧之有?再说你想从荆襄提一军袭宛洛取许都。我就能让你如愿吗?我手握中原之众兵多将广岂能惧你一小小村夫你可不是像小说中写的那么神。何况若刘备占据荆州孙权必会担心其顺水而下袭取江东。万一我有所不敌中原危险刘备、诸葛亮等要得胜时孙权一定会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出兵偷袭荆州。如荆州一失则北伐之兵受两面夹击必死无疑。所以说我认为不论是原版的还是我来到三国后改动的隆中对都只是一个理想化结果但实际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见诸葛亮并不是什么杰出的战略家。想到此,我对诸公道:由此隆中对可知,诸葛亮此人大局观实不如奉孝,只是所谓战术出色,战略糊涂的杰出人才而已为何如此之说呢,孤认为有三点不可行之处:其一:隆中对欲先夺荆州为根基,这荆州刘表基业,根基深厚,非轻易可动而且是百战之地,极易受敌四面攻击,自保尚且不瑕,焉能全力北上进击耶其二:隆中对欲夺我军益州之地,孤自信决不可能有智谋不在其下的6逊及沮授二人分镇汉中及西川,再辅充魏延,李严,张任,严颜等名将,必能将诸葛亮击退益州若在我手,其焉能分出斜欲及宛洛耶即便其能得益州,然则由于益州多山,虽极利于守却同样极不利于攻故益州保守有余,进取不足,若粮草供给困难,焉能支撑大军强行北上耶其三:即便诸葛亮等顺利夺取荆州及益州,具有了北上出兵的先决条件,也必不能成功一则中原财雄势大,以中原十州之人力物力何惧之有二则其即使一时得势,江东孙权必会不喜,恐刘备及诸葛亮扫平中原后趁势东下,必会和我等结盟前后夹击,定能一举将诸葛亮等击败故我认为此隆中对过于理想化,只可想像却不可能成为现实可见诸葛亮此人非是最佳谋划人才耳诸公以为如何诸人闻听,纷纷称是皆道:诸葛亮虽然多才,却并非无人可敌吾军中主公和奉孝二人便可挡之)
次日诸葛亮随刘备来新野县。徐庶见了心甚喜谓孔明曰:“汝三难皇叔终肯出山也。”孔明密谓其道:“不若此怎显吾能也。”徐庶大笑。徐庶便请将军师位让于孔明孔明不受。汉代以右为尊,刘备遂拜孔明为右军师执掌三军徐庶为左军师相辅。至此两位贤士归于刘备刘备羽翼渐成渐有王霸之相。
不久吾夺得幽州、邺郡时正欲于曹操相持于冀州。闻徐庶、诸葛亮归于刘备。大惊心想该来的还是要来啊幸好庞统尚未归附否则难敌也。遂命四州、尤其是益州6逊严防诸葛亮入寇待我平定北方再来决一雌雄。6逊等皆闻吾天下英雄之论知诸葛亮乃天下‘十大谋士’之翘楚小心防备不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