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沅阳岩厦青龙洞(2/2)

    中元洞口有一座横跨抚阳河的古代七孔石桥,长135米,宽8。 5米的祝圣桥,向为黔、湘、滇、鄂交通要道。它原名“抚溪桥”,俗称“老丈桥”,传为庆祝康熙六十寿辰更名“祝圣桥”。该桥奠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成后,被大水冲塌三次。直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第三次修复,方坚好至今。桥中有阁楼,称“状元楼”。光绪初汪炳傲题桥上状元楼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斗出,劈开重夷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即记述清道光、咸丰年间,缅甸使者曾数次过此桥,每逗留此山,必憩息参禅之事。

    青龙洞侧,抚阳河与另一条山溪夹流处,有巨岩独立河岸,岩石上丰下削,形若香炉,名“香炉岩”。岩上有“沂(溯)流光”、“楚娇风顺”等摩崖。现建有莲花亭,喻香炉岩宛如一朵出水石莲。

    香炉岩东面不远,有一溶洞与青龙洞相通,洞口一巨岩挺立,洞侧有崖环抱,原有寺,名“东山寺”,侧有石似犀牛,名“犀牛望月”。沿崖有一座纪念宋代名将杨继业的“令公庙”。东西两侧各有石拱桥一座,西侧拱桥横跨两崖,下为空谷,东侧拱桥架于溪上,清流急湍,涛声盈耳。

    距青龙洞不远,有山壁立如屏风,名“石屏山”,还有“天后宫”、“紫皇阁”、“青狮洞”、“四宫殿”等古建筑群。天后宫为供奉海神的庙宇。说明历史名城镇远虽远离大海,但曾一度是舟船云集,商贾聚会的水陆码头。它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历代为州、郡、府、县所在地,是黔东重镇,也是抚阳河风景区的旅游中心城市。

    抚阳河景区,是以奇峡险滩、平湖碧水、幽深洞穴、明代古建筑群为主要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泛舟抚阳河,使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在青龙洞景地,每当雨后天晴,薄雾缓升,悬崖宣刺天穿,建筑物在云雾中或隐或现,缥缈于抚阳河上,有身临“天庭宫网”,飘飘欲仙之感;每当口出斜阳,洞中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更添神奇惊险。依崖傍洞,顺势而立,贴壁凌空,布局玄妙,工艺精湛的建筑艺术与神奇的溶洞风光融为一体,从而闻名国内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