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大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43章 立储君
    送走徐光启后,朱显波又找来王拓、刘立洋等人。****朱显波找的这些人无一列外都不是世袭宗族,都是朱显波提拔起来的新贵,应该是比较能够接受改革的。

    但是会商的结果却令朱显波十分失望,这些人对于朝廷中的小改小革都很支持,原因也很简单,一切都在皇上和朝中诸位大臣们的掌控范围内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明显,改革的阻力也相当小。

    如今皇上提出的这些东西他们闻所未闻,自然不敢盲从。

    这样一来朱显波想要推行改革就显得十分艰难,邢强和孙晓跟、吴宝定等人的名字又不断的在朱显波脑海里闪过。

    用还是不用,怎么用?这些都让朱显波一时无法释怀,尽管邢强等人才华过人,但目前都是六品、七品。邢强还有前科。如果不能升到关键位置,他们对改革的帮助也无从谈起。

    但是如果连升三级,不断朝中官员会有非议,甚至连他们自己读可能会迷失方向。

    得找机会考验他们!

    于是朱显波开始酝酿新的考验计划,同时开始在朝堂内观察期新人来。

    就这样新的一年在朱显波满怀期盼的寻找新人中到来了。

    大明的京师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开始呈现万象更新的局面,而大力发展工商业也让京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京城里除了皇上朱显波,其他人都是喜气洋洋的过大年。

    不是朱显波不想好好过大年,他也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将改革进行下去。

    思来想去,朱显波决定放手一搏。

    不过朱显波新年做的第一个决定却与改革毫无关系。

    1649年初春,太和殿。

    文武百官恭候皇上主持新年的第一次朝会。

    “诸位爱卿,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辛苦大家了……”朱显波一改往日由太监在朝殿上大喊一声,有本早奏,无事退朝的惯例。他一个人开始了看似漫无目的的年度总结和新年展望。

    这段演讲足足讲了四分之一个时辰。

    内容无非是表彰过去一年甚至二十年来朝中文武百官的功绩,照例告诫一番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廉政清明的为朝廷为大明百姓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在诸官昏昏欲睡之际,朱显波终于提到了重点。

    “朕自登基以来,虽然自认勤政爱民,然天命难违,朕年岁逐渐大了。江山社稷需要年轻人来接班。朕想趁着今天的朝会,立下储君……”

    “哗……”昏睡的百官开始骚动,尽管他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立储君不是有下官上奏,而是由皇上在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上提出确实有点意外。

    而且此时的汉王殿下人还远在印度洋,皇上要立储君,会是谁呢?朱朝光?朱朝灿,又或者是朱朝封?

    所有人心里没底,包括徐光启和王承恩。

    尤其是王承恩,节前皇上频频单独召见几位大臣,唯独没有自己,难道?

    “朕以为储君之位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变故,朕百年之后江山社稷和大明的数万万子民就要交给他。因此必须选一位德才兼备之人。

    大皇子朱朝阳,现已成年,文武双全,历任兵部侍郎,监国、马六甲总督和印度洋商贸队指挥。在陆军和海军都接受过锻炼。

    朕以为大皇子,汉王殿下是我大明储君的合适人选。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朱显波没有给诸位大臣打岔的机会,直接宣布了候选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