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对于朱显波一天一个主意的行为早已习惯了,他现在说要将皇子派往海外,周涛也没当回事。只是朱显波不再深究朝中诸位的过失,她也就轻松了,不管是最后谁落难,她都免不了失察之责,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1647年十月初三,太和殿。
朱显波南巡回来的第二天。
朱朝阳郁闷的站在堂下,原本父皇回京他许多小报告要打,但是父皇拒绝接见。
王承恩更加郁闷的站在堂下,朱显波的突然回京打乱了他的部署,以前的消息来源是朱显波要拿下印度诸港口之后才会回国,看来大明水师确实厉害。
群臣们也满面愁容的站在朝堂之下,心中各怀心事。先前皇南巡,有因为皇后反对汉王的,有因为王承恩反对汉王的。如今皇回来了,他们拭目以待。也是等待一种审判一样。
王永胜则仍旧笑嘻嘻的站着,对他来说,皇回京师最好的消息,因为他的任务就是伺候皇,皇不在,他闲人一个,油水也少了许多。
待到朱显波坐定,王永胜扯开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本退朝!”
朱显波抬头朝堂下扫了扫,群臣们默不作声。
“朝阳,这段时间,你主政。你来说说。”
朱朝阳当然想说,不过是想私下里说。
“启禀父皇,今年湖广地区遭遇水灾,户部已经派人前往灾区,救济银两也已下拨。洛阳至长安官道已经如期开工,八月份出现一起坍塌事故,已经责任当成官员调查并安抚家属。另外兵部移民安置问题,户部告急,已经与刘大人、庞大人等人进行过协商。
这半年来,对全国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大明目前共计一千六百余户,人口一万零伍佰万。同时共查出四万八千余无籍人员,已经安排充实到各地工矿场开展生产。
兵部这半年征募新兵四万,现已全部进驻京师各答应训练。
外事方面,东南亚以及日本的半年贡银已经到位并入库。
国库半年盈余白银一百二十万元,下半年预算已经拨付三分之二。户部有详细账目,请父皇查询。”
朱朝阳一口气照着奏章念了下来,而那些早已准备好的牢骚、投诉被他略去。这小子也算聪明,朱显波之所以没有连夜召见他就是要让他自己想明白,看来一定有高人指点。
朱显波再看看徐光启和王承恩,两位相爷,倒也坦然自在。本来如果没有朱朝阳,这汇报工作应该他俩准备的。
“嗯,徐爱卿,你可有话要说?”
“回皇,皇后娘娘公正严明,汉王殿下勤奋刻苦,臣等在两位的带领下也是日夜不敢辜负皇重托。好在我大明制度日益完善,民风淳朴,工商业发展日益繁荣,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因而这半年来除了各部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略有小差池之外,并无大事发生。”
“嗯,朕希望诸位爱卿,要严格遵照年初的计划行事,年关将至各部要认真对照下年初的计划与五年规划查漏补缺。朕也曾听闻,朕南巡期间汉王与各位爱卿有过些许争执,这是难免的嘛,不过今后还是希望诸位办事都要站在大明朝廷的高度。”
些许争执,皇如此轻描淡写的评价皇后娘娘与汉王,汉王与王承恩等人的分歧,这是许多大臣未曾料及的。他们习惯了强势的皇。皇权不容挑战,汉王虽然稚嫩,但毕竟是代皇行事。不少人暗自为王承恩庆幸。
“诸位爱卿,朕这次南巡也算是取得了些许成绩。穆前与姚启圣联手诱歼了荷、法、葡、意四国大部分驻守印度洋的军舰,稳固了大明在科伦波的势力范围,并乘势拿下了卡里亥特,帮助古里国王子复国成功。”
“恭喜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很多人以为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皇在南方取得了大胜。心情甚好,这也等于给反对大明对印度用兵的王承恩等人一个回击,皇不需要再在朝堂之打击王承恩等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