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大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94章 知此知彼(2/2)
    由于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地位至,因而祭祀万能影响了印度人两千多年的历史,崇拜各种类型的神,且礼仪繁琐,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此外,印度教认为克制情绪及苦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它可以使人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摆脱轮回之苦。

    承认吠陀的权威,吠陀经典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一切文化的渊源,被称为「天启的经典」。有空你们要去南部借阅下这些东西。”

    “这么复杂啊?”尽管朱显波是至高无的皇帝,但樊以君听到这么内容还有点吃惊。

    “不要嫌弃复杂,朕会把这些让你们自己誊写,然后再慢慢熟记。记住这一块与大明与东南亚完全不同的土地,如果不对他们加以了解,我们又何从着手去挑起两拨的矛盾抓住有利时机呢?不对各自的信仰加以了解又呵呵赢得他们的尊重呢?还有将来大明还希望在这块大陆推广汉文化呢。所以你们责任重!”

    朱显波说得很庄严,樊以君和刘辉等人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他们进入锦衣卫以来,为朝廷为皇办事,其实还是蛮轻松的,大部分时候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在大明境内和大明的属国想做点什么都不难。原因也是朱显波说的那样,东亚、东南亚文化和信仰都差不多。

    而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无论从教义和信仰简直天壤之别,却偏偏在一块大陆交织博弈。

    而朱显波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他不希望看到莫卧儿帝国独大,将来中东、非洲大明还会陆续进入,只要印度大陆战争不断,伊斯兰向东南亚的渗透就会被阻断,汉文化的该地区的统治地位就会不断加强。哪怕将来这些地区出一些强大的君主,不服大明的统辖,也不至于投向伊斯兰。

    给樊以君、刘辉等人培训完关于两个教派的内容后,樊以君回德干。朱显波一行则准备出发前往德里,德里是朱显波在印度大陆的最后一站,接下来,他打算借道锡兰回马六甲。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当面交待戚宏亮。

    朱显波之所以选择要去德里,除了了解莫卧儿帝国首都的盛况外,更多的是想了解沿途的道路和驿站情况。想想对大明将来深入内核贸易有没有阻碍。沿着恒河平原一直往西,随处可见寺庙、古建筑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要算库杜布塔了。

    该塔由下而,各层高度缩小,节奏逐层急促,塔身收分很大,密排着竖向棱线,造成强烈升的动势,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塔呈赭红色,用红砂石砌成。全塔由精致的环形阳台及支撑它们的钟乳石圈分为5层,每层外形各不相同。

    从孟加拉出发越接近德里,伊斯兰教民众越高,一直到了德里这种情况稍有改善,但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很少有德干以南的印度教徒出现。正因为教众的单一,也使得这里的治安不错,恒河沿岸的百姓生活虽然赶不大明,但也不必爪哇等地差。

    稳定的百姓群体就意味着无限商机,朱显波不用担心将来在孟加拉开办丝绸和陶瓷局没有销路了。

    最让朱显波感到吃惊的是,德里城内的英国人、荷兰人得人数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看来西藏向朝廷报告有外国人试图穿越喜马拉雅山侵扰西藏是真实的。这些异教徒们,在德里呆的时间长了肯定在酝酿新的冒险,而大明现在在马六甲的管制却十分严厉。海路线被封锁,那么冒险穿越雪山进驻古老的东方帝国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看来是时候要加强西南的防御,尤其是防止欧洲人的渗透了。

    而莫卧儿帝国的臣民对于朱显波一行并不关注也不防范,这让刘辉等人轻松不少,想要找人问路,探寻当地情况什么,都能满意而归。看起来欧洲人的进入没有让莫卧儿警惕起来,或者说干脆放松了对外国人的警惕,朱显波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

    而柳春燕则更多的关注得购买的特产和手工艺品。佛像、雕刻、宗教物品、古董、宝石、绘画、银饰、项链、戒指、手镯、脚炼、首饰盒、铜器、人偶、手工织布、纱丽布料、服饰、地毯、羊皮制品、家俱、大理石制品、镶嵌工艺品、大吉岭红茶等比比皆是,如果大明的女人都像她这样,估计朱显波那个富足的大明要给败光了。

    最后柳春燕甚至提出要从塔塔地区出海沿印度大陆南部回锡兰,考虑到风险太大,朱显波给否定了。就算是大明控制了沿海的港口,这一路绕过来起码又得多费一个月时间。这是朱显波耽误不起的。于是一行人又沿河而下,直接回到了孟加拉。

    “老爷,大明将来要在入海口修建城市,请一定允许刘辉参与其中。”

    “怎么给老爷当侍卫当烦啦?”

    “不是的,老爷,刘辉这几天所见所闻知道这个将来的城市对大明意味着什么,刘辉一刻也不想离开老爷你,但是老爷教训过小的,男儿志在四方。如今我大明国内四海升平,刘辉又不会统兵打仗。因此恳请老爷留刘辉在此接应各位达人。”

    “哎,出来一样,眼睛都花了,不想跟着老爷了。好,老爷如你所愿。你就留在孟加拉做联络官,主意你要联络的除了樊以君等四路人之外,还有郑泰、戚宏亮和云南布政使等朝廷要员。将大明和马六甲以及印度的情报及时交换给各方。”

    “刘辉谢老爷恩典。”

    “先别急着谢,这件事情责任重大,关系重大,老爷是把千斤重担交给了你。你可要学得精明点,当然老爷回去之后回陆续派锦衣卫和文武官员来支援你。老爷希望你借此立功,将来在孟加拉的城市就交给你来管理。”

    “刘辉谢老爷,要不你给这还未开建的城市起个名,省得刘辉将来再奏请。”

    “你倒蛮会省事的。这个,柳姑娘,你认为起什么名好啊?”

    “你尊重历史呗。”柳春燕提醒道。

    朱显波以想,对啊,大明现在要办的事情就是英国人数年后想办的事情。赶紧查查资料看看历史这个城市叫什么。‘加尔各答’,就叫加尔各答,史和大航海都是这么说的。按照朱显波的本意当然取个中国名比较好,但为了以你莫卧儿人的反感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就叫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小的记下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