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四、他所希望的蒋介石(2/2)
    胡适代表《独立》一班人,也俨然以“党外”人士代表的身份公开表明拥护蒋介石国民党。这便是讨论“民主与独裁”一年多所求得的“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

    这时,蒋介石在国民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已趋稳固,便积极准备召开国民党的六中全会和五全大会。胡适即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公开为蒋介石说话、抬轿子,吹捧蒋介石“在今日确有做一国领袖的资格”,为帮助蒋介石登上全国“最高领袖”的宝座大造舆论,并且说“他长进了,气度变阔大了,态度变和平了”,又说“他不是自私的,也不是为一党一派谋利益的”,又说“他一个人总在那里埋头苦干,挺起肩膀来挑担子,不辞劳苦,不避怨谤,并且能相当的容纳异己者的要求,尊重异己者的看法”。因此,胡适断定蒋氏之“成为全国公认的领袖,是个事实的问题,因为全国没有一个别人能和他竞争这个领袖的地位”。8 把这许多好话都堆在蒋介石头上,未免近乎谄媚,那“独立”的面纱也全撕下了。

    但是,胡适即便吹捧蒋介石,也并没有忘记他以宾师自处教育引导蒋氏的良苦用心与幻想。他婉转地批评蒋介石“爱干涉到他的职权以外的事”,无论军事、内政、外交、财政,也无论教育、实业、交通、卫生,以及中央和各省的事,蒋氏都一把抓,也就是独裁。胡适说,这是“蒋介石先生的最大缺点”。他曾写信给蒋介石,“劝他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用全力专做自己权限以内的事,则成功较易,而责任分明。成功易则信任日增,责任明则不必代人受过。”他认为蒋“今日之事,适得其反,名为总揽万几,实则自‘居于下流,天下之恶皆归之。’”9

    而胡适最注重的还是民主宪政。他再而三地劝导蒋介石实行宪政,说:

    倘使蒋先生能明白这段历史的教训,他应该用他的声望与地位,毅然进一步作宪政的主张,毅然出来拥护宪法草案,促进宪政的实行,……倘使他能如此做,那才是真正做到了不独裁的全国最高领袖。只有一个守法护宪的领袖是真正不独裁而可以得全国拥戴的最高领袖。那是政制改革的大路。10

    守法护宪,不独裁,这便是胡适所希望的蒋介石。胡适对蒋氏的用心,对蒋氏的幻想,无可奈何地近乎虔诚,锲而不舍。然而,以武力起家的蒋介石怎么可能真心接受并实行胡适所贡献的民主宪政呢?

    -----------------------------------------------------

    1胡适1936年1月26日致翁文灏、蒋廷黻、吴景超信,载《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1版,中册,第302~303页。

    2蒋廷黻的《革命与专政》,丁文江的《革命与**》,两文同载《独立评论》第80号,1933年12月10日出版。由这两篇文章而引起了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至1935年2月才告一段落,历时一年多。

    3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原为《大公报》星期论文,《独立评论》第133号转载,1934年12月30日出版。

    4《再论建国与**》,载《独立评论》第82号,1933年12月24日出版。

    5《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载《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出版。

    6《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载《独立评论》第130号,1934年12月9日出版。

    7《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求得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载1935年2月17日《大公报》“星期论文”;《独立评论》第141号转载。

    8《政制改革的大路》,载《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5日出版。

    9此信未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版,第11册)1934年4月4日记有“写信托廷黻带去给蒋介石先生”,并摘要叙述信的内容,可以参看。(三版注)

    10同注8。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