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也通过袁氏之死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他犹念念不忘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认为“袁氏之卖康梁,其罪真不可胜诛”,如果当年袁氏不向慈禧太后、荣禄告密,戊戌政变不致推翻,“则20年之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了。正是因为这一点,胡适方说“袁氏之罪,在于阻止中国20年之进步”。
然而,胡适这时眼界比过去开阔了,美国的政治生活给他脑子里灌输的民主共和思想更多了,他想到,20年前的戊戌维新即使成功也只是君主立宪,不能有“根本的解决”,必然保留清朝帝室、贵族及官僚政治,结果必然是“一种皮毛的新政,暂时的治安,而共和之运动反为阻滞”,革命终不可避免。20年来国内历史的进程又使胡适看到:“徒以戊戌失败之故,此20年中中国之进步皆起于下而非出于上,其结果乃有辛亥之革命及今日之革命,遂令数千年之帝制一旦推翻,三百年之满清亦同归于尽,今之官僚派余孽似亦有摧灭之势。则虽谓吾国政体问题已有几分根本的解决可也,而此几分根本的解决,皆戊戌失败之赐也。”8 这“根本的解决”,说明胡适的思想认识有了一点进步,他不再把辛亥革命的成功全记在梁启超名下了,他似乎从康梁的改良主义藩篱中移动腿脚,向革命迈出了小半步。
----------------------------------------------------------
1参看《藏晖室札记》卷一,1911年10月12日至30日日记。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第81~86页。
2见《胡适研究丛录》,颜振吾编,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2月版,第225页。
3《藏晖室札记》卷一,1912年11月10日日记。上海亚东版,第122页。
4参看《藏晖室札记》卷二,1912年11月19日、21日、22日日记。上海亚东版,第120~127页。
5参看《藏晖室札记》卷三“二六非驴非马之大总统命令”(1914年1月23日),上海亚东版,第162至163页;卷七“三八袁氏尊孔令”(1914年11月16日),上海亚东版,第468~470页。
6参看《藏晖室札记》卷十一“六论袁世凯将称帝”及“二o辟古德诺谬论”,见上海东亚版,第741~748页、768页。《望》月刊(the outlook),胡适原译纽约《外观报》。此处引文见“六论袁世凯将称帝”所附之《china and demecracy》(《中国与民主》),中译文曾得武汉大学英文系李子彬教授校订。
7《藏晖室札记》卷十三“十三死矣袁世凯”(1916年6月7日),上海亚东版,第926~927页。
8《藏晖室札记》卷十三“十四论戊戌维新之失败于中国不为无利”(1916年6月7日),上海亚东版,第928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