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自述》“在上海(二)”,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第60页。
3《梁书》卷四十八“儒林”范缜本传,记范缜与萧子良论辩佛法因果。《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亦记此事,文字稍有异同。参看第1章第5节注2。
4除了小说《真如岛》宣传破除迷信之外,胡适还写有社说《论毁除神佛》(载《竞业旬报》第25期)及《无鬼丛话》若干则(陆续载《竞业旬报》第25至第32期)。
5参看胡适的《论承继之不近人情》,原载《安徽白话报》;《竞业旬报》第29期转载,注“选稿”字样,未署名。
6参看胡适的《婚姻篇》,载《竞业旬报》第24、25期,署名“铁儿”。
7参看胡适的《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载《竞业旬报》第25期,后收入《胡适选集》“人物”册,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6月出版。
8载《竞业旬报》第28期,署名适。
9载《竞业旬报》第34期,署名铁儿。
10《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载《竞业旬报》第25期,署名适之;后收入《胡适选集》“人物”册,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6月出版。《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载《竞业旬报》第32期,署名铁儿。
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事最初见于班固的《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事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范晔《后汉书》卷一百十九《南匈奴传》也记有此事,说: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阙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阙氏焉。
其中“请掖庭令求行”的话,便是胡适写王昭君主动要求出塞和亲的历史根据。
胡适的《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发表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10月11日出版的《竞业旬报》第32期,是最早从爱国和民族团结和睦的角度肯定王昭君的作品。过了约半个世纪,董必武作《过昭君墓》七绝一首,也肯定昭君的和亲,诗云: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到了70年之后的1979年,曹禺作五幕历史剧《王昭君》,着重描写昭君为民族团结事业所作的贡献,塑造了一个关心祖国命运和民族团结的英雄美人形象。这些都是对王昭君的新评价。
11《四十自述》“在上海(二)”,上海亚东版,第67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