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百一十一节 倾覆
    第二百一十一节倾覆

    尽管文秀等人在接到父亲君元仪出事的消息后就已经做了不少心理准备,但是事情的后续发展远比他们想像的还要快速、还有猛烈。

    就在文秀兄妹接到君元仪出事的恶噩后的第三天,在京城便传来了一个可算是轰动全全国朝野上下的消息。有着的五百多年传家史的皇朝最古老、最高贵的门第,皇朝开国“五大门阀世家”之一的路原君氏一族,勾结南疆叛族苍岭部,助其盗取皇朝南疆军力布局图、资助叛族数万兵革粮草,犯下通敌叛国之不赦大罪。

    着念其族在立国之初有功于朝,今上特着情处置。剥夺路原君氏世家之名,名下所有家产皆尽官没。所有男丁皆尽削官去职开革功名,贬为庶民。主犯君元信、君成焯父子判处斩刑,其余五服之内六岁以上男丁皆判处充军南疆。女眷除出嫁女不予追究之外,余下者皆尽没入宫中教坊贬斥为奴。

    这判决一出,曾经高高在上的路原君氏顿时成为了整个皇朝朝野上下关注议论的焦点。这个消息不但对于那些普通民众,就是对于不少官宦世家来说都是绝对震撼的消息。虽然之前发生在君家的事便已可算是一种征兆,但是这样的罪名以及这样的结果却还是远远出乎了众人的预料。

    君家这次的罪名:通敌叛国,在大景皇朝自立国以来还属首次。况且犯下这个几乎等同于弑君大罪的又是那样一个家族门第,这不得不让那些并不明其所以的人们生出无限的遐思。

    借由君家的这次事不知从何时起,以“五大世家门阀”为首的一些世族势力暗中控制皇朝的流言便在一些清流仕子们中流传开了。尽管不少听到这种流言的人都只是将信将疑,但是些流言还是引起了不少崇尚皇权至上的清流仕子们对门阀世家权力过大的反感,他们在有心的人士的影响下甚至开始在朝堂和民间开始呼吁限制门阀世族保护皇权至上,想以此动摇皇朝自立国以来形成的权力格局。

    对于这些清流仕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君成烽和文秀兄妹自然是无暇顾及的。早在对君家处置的圣旨颁布之后,他们便开始为离开京畿的事宜做布置了。因为从那道圣旨颁下的那一刻起,他们兄妹的身份便正式成为了被通缉的逃犯。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文秀和君成烽这对兄妹之间也发生了自事发以来的第一次争吵,他们为之争吵的内容是从这里撤离的时间以及去向何处。在他们得知了对他们君家的定罪处置之后,尽快从这里撤离是他们兄妹的共识。只是在何时撤离以及离开这里后的去向问题上,他们兄妹的意见却是不一致的。自事发以来一直都对妹妹文秀的意见言听计从的君成烽,这次难得的选择了固执己见。

    文秀的意思是立刻离开这里。尽管她对小庄这里的保密措施有信心,但是随着他们之前打听消息以及布置安排后事处理的频繁动作,她并不认为这里的秘密还能掩藏多久。特别是近几天,她甚至有种感觉,觉得他们藏身小庄的秘密已经被人发现了。那些人之所以至今还没有动作,应该是另有其他的打算。所以她认为他们应该要立刻尽快离开,而且是越快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在她预想可能成真的情况下抢得离开的先机,逃过那不知来意是好是坏的人。

    至于离开后的去向,文秀的选择是选择朝路原相反。她所说的理由是他们路原君氏一族这数百年的时间里大都选择在了以路原为中心的地带发展,所以越是靠近路原的地方就越是朝中那些负责抄灭君家的人的关注所在。而他们现在不能去冒那个风险。]

    其实这个理由只是文秀如此坚持的理由之一,此外她还另有一个非做如此选择的理由未能宣诸于口。在接父亲出事的恶噩那天的晚上,一直跟着他们留在这小庄里的祖母君老夫人心腹刘叔暗地里找到了她,并且将一封信和一件信物交到了她的手里。而那封信上的内容以及那件信物,就更是坚定了她离开后的路线不能动摇。

    而这次君成烽的想法却不一样,尽管他的心里也对小庄这个藏身之处到底还能隐藏多久并没有太大的信心,特别是在的他们兄妹的身份正式成为通缉的逃犯之后。但是他却认为自己有不得不再久留一点的理由。那就是他很不放心现在失陷于的大牢中的大哥以及祖母等人。

    早在对君家处置的圣谕颁布的那一天,他们在京城的府邸也终于被抄没了。之前被官兵们围困其中的亲眷仆下全都暂时被打入了大牢。只等他们君家在京城部分的家产被清点之后,就要按照判书所做判决一一执行了。到时等待着大哥的便是充军南下,而祖母、大伯母甚至是文秀的母亲君夫人等上了些年纪的妇人则会一一充入内宫去做贱役,而未嫁的轻看女子则是没入教坊以充官ji。

    对于文秀在这个时候要狠心撒手对家人就这么不管不顾,其中之一更是她的亲生母亲,这一点君成烽心里很是有些不满。在他看来以文秀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即使是不能救他们出来,也多少能够暗中打点关照一二。可是文秀这时却只顾着自己逃命,他认为文秀太不顾亲情。这让一向视以家族和族人的责任为已任的君成烽有些难以接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