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口水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异见和自我辩解
    正是由于这两个城市存在高度的竞争性,所以在东莞与苏州的城市口水战中,存在着太多的。

    比如苏州以为,苏州和东莞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it制造中心,它们之间的竞争必将导致你死我活。但是东莞却想划“江”而治。东莞的观点是:苏州和东莞虽然同是it制造中心,但是它们的定位和分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东莞是以“外向型”为主,而苏州是以“内向型”为主。它们之间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也日渐凸现。

    东莞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成为新的全球it制造中心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世界三分之一的it制造业已移师中国内地,2005年中国内地的it厂商收到了超过一万亿元的国外订单。如此巨大的订单,仅靠一个苏州或一个东莞是不足以消化的。事实上,继东莞、苏州之后,以福建厦门为中心的东南it制造基地和以京、津为核心的华北it制造基地也在迅速崛起。东莞希望产品外销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更多地会选择东莞,因为这里不仅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近,而且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同样,希望产品内销打开国内市场的厂商更多地会选择苏州,因为这里离国内的经济中心上海最近,而上海是对国内市场辐射力最强的城市。因此,苏州和东莞都有各自存在的空间和理由,它们之间也绝不会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东莞还举例说明,自我“表扬”:到目前,在东莞投资办厂的台资企业有4372家,其中上市公司超过100家,有800多家从事电脑产品生产,有10多家的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领先。

    苏州却抛出新的板砖:苏州所在的长三角拥有大量的熟练的下岗产业工人,以及区域内100多所高校所提供的优秀人才,注定了苏州比东莞有更好的人力资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