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心城市?有学者指出,它必须是在一区域中有强大经济辐射能力的轴心城市。那么东莞的经济能够辐射周边的哪个区域?其经济腹地又在哪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到60%,英国用了100年,德国用了80年,法国、日本、美国各用了60年。不可否认,目前的科技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等会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但东莞希望五年见新城,是不是一种狂想?
城市是文明的结晶、文明的标志,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风格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由是观之,城市品牌不单是咬咬牙花钱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塑造出来的,缺乏品位,缺乏灵魂,乃是东莞作为一个城市更深刻的危机。
由于东莞市的城市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不尽理想,企业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非常困难。东莞要实现产业升级,尤其在属高科技领域的信息产业实现升级,最缺的是人才。
但东莞还没有一种深刻的魅力,足以让那些人才和可能的移民产生认同与归属感。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成了东莞的心病,而且也关系到东莞的可持续发展。
东莞由于前几年忽略了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国内很多人才对东莞不了解,提到东莞,可能的联想是:遍地的工厂、工地、车辆、外来的人流、酒店、金钱……
东莞就像一个大工厂,挣点钱还行,但要搞技术研究,条件不够好。东莞给人的印象是“经济发达的文化沙漠”,许许多多的人才都视东莞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驿站,而自己只不过是东莞的一个匆匆过客罢了。
有一个台商如是说:“这里的劳动力基本是外来人口,大学生的供应量不足,东莞城市过度发展,居住环境不好,造成高级人才不愿意来。”
正因为这样,东莞的人口素质与人才结构实在令人沮丧:在东莞600多万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有13.84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100.42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有383.00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有112.77万人,文盲人口8.47万人。每10万人中大学以上者仅为2147人,较全广东省平均尚少1400余人,硕士和工程师以上学位职称者只占人才总数千分之三,占东莞劳动力总数十万分之八。
以上这些数字表明,东莞离真正的国际名城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东莞还没有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个城市的精英,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专业知识,有生活品味,有较高的收入和地位。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形成,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可是,东莞缺乏中产阶级生存的土壤。目前,东莞的贫富悬殊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贫与富的中间过渡阶层流失也非常严重。最贫的是流水线上的外来打工者以及没有关系的东莞原住民;最富的则是有门路与关系的东莞人。那些来自外地的专业人士,包括企业里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员,由于他们的知识与专业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不能获得与自己付出对称的报酬,因此有很多白领人士和中产阶级在东莞生活过一段时间,都选择了离开。
没有中产阶级的东莞,将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