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终章
德麟七年,八月初九,永宁接过了绶带金册,穿着绛红色的皇后朝服,一步步踏着御阶,走到了李治的身边。
“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至少,想为你做的事,我终于做到了一件……”李治日见沉稳的面容上,隐隐透着掩藏不住的喜意,他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永宁的脸色却极为平淡,只是回了李治一抹浅笑,那笑容却掩不住眼底的忧郁。
“阿房……”李治其实都明白的,他知道永宁不喜欢复杂的生活,不喜欢时时事事都需要衡量利益得失,不喜欢……被困在皇宫这座华丽的牢笼之中。
或许是因为沁华的事,永宁也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李治面前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委屈得想哭的感觉。她心里也明明知道,这么放任自己的情绪化表现,是不合适的,可就是忍不住。“我……我想沁华了……也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本是敷衍似的一句话,可是说出口之后,她的眼眶却是不知不觉间便已湿润了。
李治握着永宁的手掌渐渐地用力,看着承天门外为庆贺新后册立,而聚集在一起的百官和那些远远地已经看不清面目的百姓,他以极低地音量宣誓般地说道:“阿房……十年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们一起用这十年的时间悉心教导五郎,十年之后,我便将皇位传给他,然后我们一起去索情宗看沁华……去江南同赏春色……江南……我一直都记得的……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决堤的泪水,也掩不住永宁脸上灿烂的笑容,其实有些约定,她不一定非要他去实现,只要他始终记得,她就会觉得很开心了
一直站在李治身侧的李琮,看着父母的眼神中,有羡慕,也有坚定。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永宁一直都在灌输给他一个信念——那就是责任他是他们的长子,他身上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的荣耀,他要守护母亲和弟妹,以及这属于李唐皇族的万里江山也同样是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他的父亲,这个伟大帝国的主宰,赋予了他什么样的期待与未来……
似乎除了努力,他别无选择。他也从来没有去想过,做出别的选择。
李治给永宁的那个十年的约定,虽然音量极低,李琮却听得清楚。他握紧了拳头,自己告诉自己,要努力,一定要比现在更努力,努力……让在乎的人可以幸福的生活……
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漫长,可是在另一些人看来,也不过是转眼即逝。
这十年的时间里,李治并没有遵从少年时的心愿,扩张大唐的版图,反而主治内政,不论是从人口基数,还是民生民计,都将大唐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他把这个帝国交付到李琮手中的时候,大唐人口基数超过百万的城市已经多达十七个,而农、工、商并举的新政更是让繁荣的经济为帝国积攒下了巨大的财富。
“父皇,”李琮抱着臣下著成的李治为帝期间的德政方针,有些不解地问道:“您……施政宽仁,对四蕃也多有优柔,是体恤百姓,不愿轻动刀兵?”
他一直都知道,李治是个很了不起的帝王,可是当他也同样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之后,对于帝国的未来,却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只是还很年轻的他,并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有了成为帝国新主人的资格,可是在李治面前他却从来都不会掩饰他青涩的一面。
正在一边泡茶的永宁却为着李琮的话,微微有些愣神。当年那个指着大唐疆域图,扬言要替大唐开疆拓土的少年儿郎,终是为了她敛起了自己梦想的羽翼……
得到一些,总是要失去一些的。李治对于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从来都没有遗憾过,他接过了永宁手中的茶壶,平稳缓和地将水倒进了杯子里,然后将茶推到了永宁的跟前,才看着李琮微微一笑,说道:“兴兵,是开疆拓土的手段,但是开疆拓土却并不一定要行兵事……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往往都在战场之外。五郎,你要记得,不论你要做什么事,都一定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时间,坚实的基础条件,是成功的一半……”
他并没有直接告诉李琮该如何如何去做,只是提点性地指出关键的地方,然后让李琮自己去思考。身为一国之君,李琮终归要习惯乾纲独断,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该迷失自己的心,看不清自己想走的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