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百二十二节(2/2)

    细索滋滋地冒着火星不断缩短分明是导火索散着硝烟的同时附近伪装成哨兵的战士和其他战士立刻一起撤退离日军军营一里的距离折合公制仅有五百米实在是太过于接近敌人只需要打个冲锋就能包围过来所以范国文等各支小组在点着了导火索后明智的迅撤退。

    暂代十二区队的区队长李卫打定了主意要给小野二雄的一个好看组织人手花了几天的功夫用制成了数百个皮实的纸筒和几百枚土制木壳火箭弹。

    每火箭弹战斗部装药量有一斤多爆炸威力堪比两枚手榴弹弹头战斗部壳体夹层内有许多三角形的金属片而且还是抹了剧毒端得是阴损无比。

    一米长的纸筒内底部的火药包爆燃产生的气体直接将火箭推送出膛然后由火箭主体内的固体火药剧烈燃烧推进受弹体重量和推进火药动能效率限制射程也仅有五百米不到的距离度也比较慢但用于深夜里偷袭却是非常适合不过。

    这套东西说白了也就是一大号烟花李卫画了几个图纸给根据地里的几个烟花铺子的工匠一讲工匠们很快就轻车熟练地试制出几枚出来试放效果还很不错虽然费点火药却胜于突然性容易布置便于脱离后的战斗杀伤力也可观这点火药消耗还是非常值得。

    李卫还给这玩意儿取了个命名叫“卡秋莎”明显是依了苏制卡秋莎火箭炮的原型照抄不过到了下面的战士们耳朵里就成了“卡揪杀”“‘卡’脖子‘揪’头‘杀’头”光听这名字就怪吓人的。

    李卫却不知道原本取意俄罗斯小姑娘的名字却成了战场肉搏战三大阴损杀招的代名词不知该作何表情。

    各处导火索的燃烧效率虽然有些差异但大多估算在十分钟左右已经足以让布置人员跑出一公里以外的地方。

    日军营区内值夜士兵挤在火堆旁抱着枪烤火获取寒风中那不易的温暖零散飘落的雪粉落入火中立刻出哧哧的声音仅仅在木柴上留下少许细微的痕迹后迅化作一道白气消失在火舌之间。

    呼啸的寒风吹得火堆上的火苗飘忽不定值夜的士兵互相传递着驱寒的酒能享受到难得的酒值夜对于酒鬼而言也并不算一件苦差值夜的士兵之间有伪军也有日军士兵间为了打寒夜的孤寂互相讲些荤段子日本士兵也是眼睛直直地听着伪军讲得口水直飞男人在一起时最多的话题永远少不了女人一帮精虫上脑的日伪军不时出淫笑声。

    嘭嘭嘭嘭!~军营外由北向东几乎三分之一的方向先后响起闷响声火堆旁值夜的日伪军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拉着枪站了起来。

    “敌袭!~”值夜的日本兵刺耳嚎叫声一瞬间传遍了整个营地营区外的异响用猪脑子都能想到敌人动了进攻。

    日军营区外不断升起耀眼的光点带着悠长尖锐的啸叫声直扑向营地。尖啸声甚至还盖过了出警告的日本兵的嗓音。

    呯!~呯呯!~鸣警的枪声一下子在营区内各处响了起来。

    “流星?~”被吓傻了眼的几个伪军睁大了眼睛木在原地谁也没见过这是啥玩意儿。

    喊声和尖锐啸叫声立刻惊醒了帐篷内熟睡中的士兵不少士兵甚至只来得及拖拉着一件棉大衣和步枪就冲了出来有些日本兵甚至裹着兜档布就跑了出来生死关头谁也顾不着了冲出帐篷外的日伪军士兵们还没来得及胡乱朝着哪里开枪就遭到了第一波打击。

    俗称为“卡脖子揪头杀头”的火箭弹正如设计之初意料中的缓慢依靠着自带的燃料飞行毕竟不如出膛惯性来得干脆这个延迟却给了营区内的日伪军士兵带来了大量的伤亡从帐篷内涌出来的士兵一下子让营区内的人员分布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从天而降的火箭弹在营区内不断炸成一团的火焰弹头战斗部爆炸的气裹着四飞的金属片让营区内那些缺少防护的士兵们出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