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变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政治发展(2/2)
    而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之间的冲突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矛盾。政治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横向上,政治体系体现了社会多元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权力关系,政治秩序是渗透在社会各阶层之中的;纵向上,政治体系体现了对整个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利益与权力关系,政治秩序是超越社会各阶层之上的。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政治秩序与社会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政治民主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之间分歧的逻辑起点。传统上,我国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纵向关系始终成为主导。至今,这种情形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协调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矛盾,主要是政治体系自身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容纳新兴的社会阶层。这种政治体系的自身变革,就是政治发展。从而,政治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着力点。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论断,即构建和谐社会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角度。和谐社会是作为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来的。逻辑上,这里的和谐社会是客体,政治体制或公共权力是主体,论述的是政治体制或公共权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能动性。正如党的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这种对社会深刻变化的适应,体现在执政体制上,就是政治发展的问题。

    政治发展的核心是以公民政治参与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建设,它与经济建设、道德建设联系紧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参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1版。在论及构建和谐社会时,我们头脑中最先浮现出的往往是政治体系的秩序性或政治稳定。然而,政治秩序与政治发展并不矛盾。政治秩序本身是个中性词,可能意味着良性的政治秩序,也可能意味着保守、滞后、不公平、酝酿着危机的政治秩序。非秩序也是一个中性词,可以体现为负面的社会动荡,也可以体现为打破不合理秩序、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而不仅指贬义的破坏。与政治发展相对的不是政治秩序或政治稳定,而是政治守旧或政治保守。保守是对现有政治秩序的一味维护,对良性变革的一味阻碍。表面的稳定可能在为更大的动荡和激烈的变革酝酿爆发力,而良性、持续的政治发展才为政治稳定提供长治久安的活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