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部 第四十章(3)
    掀翻了一桌子的菜六神无主的奕忻垂头丧气的坐回了椅子上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早就吓的跪到了地上一个个伏着头。

    “怎么回这样?怎么会这样?”奕忻目光呆滞神情茫然的念叨着慢慢的奕忻才恢复过来把目光定在了周师爷身上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鞍前马后帮着自己出谋划策的智囊身上。此时的周师爷也在苦苦思索着对应的良策脑袋低着奕忻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周师爷跟朕去上书房议事。”奕忻终于镇定下来开口叫道:说完起身离开。

    周师爷见奕忻离开也赶紧跟了上去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上书房奕忻突然客气说道:“来人给周大人看坐。”其实鬼子六奕忻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之所以占领北京后有这般表现主要是压抑多年一朝爆的结果。如今形势急转直下也使得鬼子六奕忻恢复了往日的风采。眼下奕忻手里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也只有周师爷了所以奕忻对周师爷开始了笼络希望周师爷能对自己绝对忠心。奕忻这般作态使周师爷仿佛又看当初在争夺皇帝位置失败后那个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待人礼贤下士的六王爷当初也正是因为奕忻对他如此周师爷才认定奕忻应该还有出头的一天所以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奕忻。

    想起往事周师爷不禁心中感慨几天前的奕忻还是一付疯狂的状态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由着自己的性子快意恩仇如今北京城内人心惶惶要想在收拾人心坚守北京可就难了可是除了坚守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谢皇上赐坐。”周师爷缓缓的坐在太监拌来的椅子上整个人都觉得疲惫不堪。

    “周师爷你看为今计我们如何是好?”奕忻终于把自己想要问的话说了出来。虽然周师爷如今已经是内定的军机大臣但奕忻觉得还是这样叫容易拉近两人的距离。

    听着这个熟悉的称谓周师爷心里一阵激荡奕忻毕竟还是很看重自己的自己从当初一个落地文人混到今天这个地位都是和奕忻分不开的。看来自己也只有为奕忻尽忠了只可惜某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周师爷在奕忻提问后想了好一会这才回答道:

    “皇上当今之事臣有两策。”周师爷说完看了看奕忻。

    奕忻虽说问周师爷该怎么办可他也知道如今的形势危机周师爷也未必能想出什么好逐一所以问完之后也没抱多少希望可是听到周师爷说有两策青神也不由的提了起来原本萎靡的神情也为之一振赶紧继续问道:“什么两策说来看看。”

    周师爷咳嗽一声试了试嗓子这才说道:“这第一策是走趁着新军立足未稳皇上带着大军杀出北京往北奔蒙古而去。如今皇子和兰贵妃下落不明皇上大可以对外宣称杨一领兵造反杀了皇上和皇子。等皇上到了蒙古安全之后再昭告天下号召各省军勤王。这一策的关键就是要看皇子是否真的死了如果皇子真的死了皇上所有的说法都名正言顺这天下到底最终落如谁手尚未可知。”

    奕忻听的心里直嘀咕这算什么一策当北京城里的官员和百姓是瞎子吗?谁不知道是自己领着人马杀进紫禁城的?心里虽然不满但奕忻还是耐着性子继续问道:“这第二策又是什么?”周师爷也知道第一策有点自欺欺人奕忻应该不会采纳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提醒奕忻今后要争天下这人心不能散了。

    “至于这第二策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守”。”奕忻从内心里不愿意离开北京周师爷这第二策倒也对了他的心思。

    “守怎么个守法你倒是说说看。”周师爷见奕忻来了兴趣精神头也上来了端起太监端来的茶喝上一口润了润嗓子道:“这守可就大有学问了。先说杨一在天津打了洋人洋人一定不肯罢休定然会回来报仇以臣看来快则十个月慢则一年洋人一定杀回来。只要能守到那时候皇上的机会就来了。”周师爷说到这抬头看了看奕忻。

    奕忻听的眉头皱了皱继续问道:“这北京城能守到那时候吗?依着你看能有几分把握?”

    到底能守多久其实周师爷心里也没底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周师爷也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这守有几个好处一是北京城城墙坚固易受难攻。二是如今麦秋刚过北京城内的粮店里粮食充裕民间也多有存粮可趁新军未能合围之前派热出城尽量多弄些粮食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城里有十万大军杨一的人马也不过十万守起来应该没多大问题。”

    奕忻还是不放心又问周师爷:“你不是说杨一的人马杀到通州了吗?这派人出去弄粮食还来得及吗?”

    周师爷想了一想道:“应该还来得及根据探子回报通州的新军不多也就几千人杨一还远在承德我们连夜派人出城应该能来得及。”奕忻听周师爷怎么一说心里虽然也犯嘀咕但多少看到了点希望立刻说道:“事不宜迟你这就让谭青出城粮食能弄多少算多少朕就在这北京城里和杨一拼了。”

    周师爷的情报并不准确通州城里的新军不是几千而是三万就连李秀成也在通州。谭青带人出城抢粮食李秀成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通州城里的军营还在依旧是老样子只是换了主人。李秀成怕误事带这三万人马星夜兼程轻装奔袭提前来到了通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