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杨一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长期的保证部队的战斗力的问题。从历史上看李鸿章的淮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糟糕李鸿章事后把失败归结在装备上是很不客观的就当时而言淮军的装备比起日军是有相当优势的。就6军而言甲午战争时期淮军基本上装备了新式的连快枪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
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
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o多门。
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o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6续拨解北洋钢炮1oo多门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另外到甲午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还是西方8o年代末才明的快炮(射炮)。由此可见淮军的装备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和当时的世界军事强国基本同步而当时的日军装备的主要的装备还是村田式单步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枪)和国产的青铜炮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西方新式连枪和后膛钢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oo门数量更不用提了。抛开当时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不说但说军事上清军部队**士气低落缺乏训练遇敌辄溃不能挥武器应用的效用。这是失败在主要原因之一作为来自未来的杨一当然要想办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如何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杨一想到**的方法要想采用**的那套办法就得先成立一个政党利用信仰的力量激励部队的斗志。使之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
“成立政党?”政党这个名词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的点新鲜所以杨一提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要求杨一做进一步的解释。
“所谓政党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而美好理想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明白了吗?”杨一解释道:
“那说的难听呢?”许名问道:
“那就是利益的结合体。相互利用的集团不过这样的政党我不喜欢。我也不愿意我们成立的政党今后堕落成这样。”杨一冷冷的说:
“先生你成立的政党想达到什么什么目标呢?”聂士成问:
“当今朝廷**洋人骄横民不聊生。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时刻我杨一想做的是推翻这个**的朝廷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让世界都不敢在小看我堂堂华夏民族。这就是我的理想。”杨一说完环视众人。
杨一这番话分量的轻重大家是知道的那就是摆明了要谋反。听的大家一片沉寂。
“我早就说过了算我一个的。”许名最先表态。
“哎!!!如今这朝廷实在是也算我一个吧。”韦晓声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你们呢?”杨一问刘铭传和聂士成。
刘铭传和聂士成相互看看“先生你难道忘了苏州郊外的夜晚?”聂士成道:
“好那我们这个政党就算成立了。有一点大家要牢记凡重利轻义者决非我类。”杨一强调一下。“我们这个党总得有个名称吧?”许名兴奋的说:
“我看啊我们既然是为了天下百姓奋斗的就叫中国人民党吧。”杨一提议。
“人民党?不如叫国民党还好听一点。”韦晓声道:
“咳咳咳”杨一听的一阵猛咳:“国民党虽然也蛮好听的不过太文了点百姓不容易接受还是叫人民党吧亲切一点。”
1854年的冬天中国人民党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和政治目的政党。人民党的宗旨和党章杨一基本照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那套虽然**的主义更崇高不过现阶段还是三民主义大家容易接受一点毕竟资本主义在现在更直观一些。
随着中国人民党的成立第一届人民党代表大会也胜利召开。会议推选杨一为第一任党主席负责党的最高决策韦晓声为副主席协助杨一的工作刘铭传聂士成主抓军队建设许名负责党的宣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宗旨确立了以推翻满清**的统治建立强大中国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