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被太平军西征北伐困绕了数月的咸丰皇帝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一直以来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南各地只要是和太平军交战的消息都连连告急太平军攻城略地接连胜利这让年轻的咸丰皇帝又气又怒。今天接到苏、松、太备兵道衙门的六百里加急捷报的时候开始咸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到现肃顺景泰等大臣一个个都眉开眼笑时才确信这次传来的是个好消息。
吾皇万岁臣吴建章、臣杨一万里之外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报捷的奏章由吴建章执笔杨一联名上奏。
吴建章被杨一的新军把他从小刀会手里救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好事。想到自己被小刀会抓到时又是下跪又是求饶还把官印也交出来时的丑态吴建章并没有多少羞愧。他想的是该怎么样拉拢贿赂杨一好让杨一替自己在皇帝面前遮掩。
都说运气来啦城墙都挡不住这吴建章亲自拜会杨一时不小心提了一下自己的中堂肃顺的门人杨一原本只是一般性礼貌的态度马上变的亲热起来吴建章一打听原来这杨一是向荣推荐给皇帝的这向荣和肃顺那根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吴建章大为欣慰原来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那什么都好说了两人一拍既合决定联名上奏。这吴建章不愧是三榜进士出身写起这文章来也的确是把好手歼敌4ooo他大笔一挥变成逾万自伤3oo变成了兵不血刃。写到杨一的时候当然是本奏章最浓重的一笔写杨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为此次平叛之魁写到自己的时候他还是不好意思的征求了杨一的意见杨一当然对吴建章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最后说自己是粗人写东西的事情还是他自己拿主意吴建章当然不会放过这标榜自己的大好机会狼狈逃跑而被擒写成了坚守待援磕头求饶写成了亲率士卒杀敌数百还算这小子有点良心袁祖德他也表彰了一番说袁祖德带兵往新军方向突围的过程中不幸被敌所害为国捐躯。
看罢奏章咸丰是龙颜大乐对自己的眼光感到满意对杨一的表现感到欣慰毕竟这杨一是自己破格提拔的现在杨一露脸了这就是给皇帝露脸啊。咸丰得意地问手下的几位军机大臣们
“诸位卿家以为杨一此人如何?”
当初咸丰用杨一那是和肃顺、景泰商量过的这两位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如此拍皇帝马屁的好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我皇目光如炬慧眼识才又能不拘一格量才录用实为国家之幸百姓之幸。”肃顺果然是拍马屁的高手抢先一通歌功颂德的把咸丰一捧这咸丰果然又龙颜大乐。旁边的景泰看在眼里是服在心里暗自佩服肃顺难怪自己这个皇上的舅哥都没他混的好这拍起马屁是张口就来还头头是道今后要向这家伙好好学习学习。
既然拍皇上马屁捞不着第一那也不能落在其他人后面啊赶紧地景泰也站了出来。
“当初皇上起用杨一这外族子弟微臣还心有疑虑如今看来微臣实在是目光短浅陛下明见万里量才施用的雄才大略臣等实不及也。”
这肃顺和景泰先后言一个从正面吹捧一个以自身为反面教材一正一反捧的咸丰飘飘欲仙心情大好。其他几位军机大臣见肃顺和景泰如此无耻的吹捧咸丰有的不已为然有的在心里大骂肃顺景泰把马屁都拍到及至了让自己没有挥的余地最后只好怪自己不够机灵错过了如此讨好皇帝的良机。随后众大臣在肃顺的带领下齐呼“皇上远见臣等钦服。”
既然已经肯定了皇上的眼光那接下来就应该讨论怎么奖励上海事变的英雄啦。果然咸丰起头:
“诸位爱卿这杨将军为朝廷立下大功当如何嘉奖啊。”
这肃顺是提前就接到吴建章的密信的吴建章在信里把杨一对肃顺的仰慕大大的渲染了一番让肃顺认为这杨一就是自己人所以他刚才的说辞其实是早有预谋的。现在皇帝问起来如何嘉奖杨一他们又第一个条出来言。
“万岁微臣以为这杨一乃可用之才上海小县恐怕不足以让他挥如今琦善大人的江北大营为了剿灭北上的贼又要加紧对南京的包围还要负责苏州一带的防务。上次琦善大人的奏折还提到希望朝廷增兵臣窃以为杨一可任其为苏州游击将军。这样以来既减轻了琦善大人的压力又能给杨一一个更大的挥空间。”
“不妥不妥爱卿此言欠妥。”咸丰摇了摇头看来他是早有主张。
其他人见咸丰驳回肃顺的建议一个个都偷偷笑但脸上还是一付严肃的表情。这肃顺说话都让皇帝驳了其他人哪敢再书什么免得即得罪了肃顺又在皇帝面前讨个没趣。所以大家都齐声说道:”臣等愚昧吾皇圣明愿闻陛下高见。”先锋对大臣们的表现又一次的感到满意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的确也能追比历代圣君。
咸丰在心里对自己的表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这才又说:
“其实肃顺说的也不错只是说的不够全面。”说着用眼睛扫了一下底下的大臣们众大臣立刻都作出一付聆听的架势。咸丰这才继续
“上海乃江南重镇江南大营的军饷来源所在是绝对不能有闪失的。苏州上海临近以朕看来眼下是非常时期就派杨一个苏州总兵领上海将军的职务即守上海又可兼顾苏州众卿以为如何?”
众大臣马上附和“吾皇思虑周全臣等愚钝。”一时马屁如潮。
一番商议下来这上海事件的功臣们奖励办法就定算定下来了。杨一升了苏州总兵还管着上海赏三眼花瓴还赐黄马褂另咸丰还专门给杨一了道密旨让他在苏州也多练新军以加强江南防务。那吴建章也跟着升了官升任为江南学政死去的袁祖德也给予追认为忠烈伯赏了他家小一些银两布匹房屋什么的。
拟好圣旨咸丰盖上皇帝专用的大印(你要说是玉玺也没错。)以八百里加急的度往上海。
杨一升官的圣旨还在路上的时候杨一已经带着他休整多日的新军出上海西门奔青浦就杀过去了。不是杨一想为清朝多杀贼立功杨一的主要目的是锻炼队伍他要拿小刀会这些乌合之众来练兵。想到出前刘丽川送来的密信杨一对胜利更充满信心。
原来这刘丽川逃到青浦后把上海的事情经过通报了青浦的周立春和徐耀虽说这天下小刀会是一家但内部还有有隔阂的周立春和徐耀私底下都认为上海的失败是由于刘丽川的无能造成的失败后还跑来青浦宣传新军的强大动摇起义的军心加上他们得到的情报新军不过才3ooo多人而青浦和嘉定的起义队伍人数达到了15ooo余人更不把新军放在眼里。
在青浦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刘丽川虽然极力主张死守县城等待支援(太平军)但以周立春和徐耀为的大多数人认为新军人马不过3ooo不足为滤所以应当决战于野外争取在其他地方的清军赶到前消灭新军。
建议遭到否决的刘丽川想想和新军的战斗过程新军大可怕的杀伤力给刘丽川留下的记忆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刘丽川不由对起义的前景心灰意冷便生了投降的念头。想到投降这两个字的时候刘丽川顿时觉得周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但刘丽川还是下定决心连夜召集亲信手下这些在上海被杀怕的小刀会会员听说青浦这些笨蛋要出去和新军打野战那起义前战斗到底的信心早就动摇了听刘丽川这么一说也都表示同意于是刘丽川便派人给杨一送信表示愿意做内应。其实杨一最不希望的就是小刀会和自己硬拼也并不希望他们死守青浦嘉定杨一希望的是他们跑跑到苏北农村去打游击这样才能给清政府制造更多的麻烦自己也好趁着太平军西征北伐无力东进的机会在苏南展积蓄力量。
看到希望破灭的杨一也只好杀到底啦心里也不由的对小刀会的头领们的愚蠢感到可笑这些个笨蛋留着迟早也是祸害。
青浦城外小刀会的队伍杂乱的站成几队杨一以刘铭传的一团为先锋聂士成的二团为预备队以连为单位列成一个个方队新军在整齐的号令下有序的形成战斗队型和小刀会对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